校规该不该禁看湖南卫视?禁忌背后的"懒政"影子

2010年10月26日10:07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湖南卫视 禁看 校规 颁布 快乐大本营 天天向上 禁令 拍砖 中毒 疏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反对

不是教育是管制

湖南卫视是雅是俗,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如果你觉得“快乐家庭”和“天天兄弟”肤浅粗陋、节目中的笑料包袱低级弱智,那完全可以将电视遥控器锁定在具有远大理想的节目和频道;如果你觉得看一看《快乐大本营》和《天天向上》能够缓解一周以来的学习工作压力,那么锁定湖南卫视,也不失为一种惬意的休闲娱乐方式。

笔者无意为湖南卫视说好话,只是觉得,与其看满荧屏的翻拍剧以及“李刚道歉”、“李启铭道歉”之类的视频,还不如看些脱口秀节目以开发智力。另外,一个电视台、一个娱乐节目的低俗与否,还有个叫“广电总局”的权力机构在管理,学校的权力何必行此僭越之事呢?学校担心孩子们受电视节目的影响,还不如清查一下学校里的早恋之风直接。

之于现实操作,学校此种做法也愚蠢至极。一者,学校管理无法操作,借家长之力监督,也顶多是应景之作。《快乐大本营》和《天天向上》两档节目,也绝非只有湖南卫视有,大大小小的视频网站里都满是这两个节目的视频,家长又如何禁绝?另外,相当一批学生还有逆反心理,越是不让看的东西,反而会越有种想看的好奇感。

一个学校可以封杀一家卫视,一方面是出于对我国电视节目健康度的不信任,另一方面,还是对学校话语权的垄断。我们都说学生是学校的主人,但学校从来都不曾听过主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都说是以孩子为中心,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到最后却发展成“学校要求学生做什么学生只能做什么”式的军队管理问题。不客气地说,这哪里是教育,分明是管制——只有学校有权说话,学生从来都不曾有权发言。(王传涛)

观察

教育懒政的表现

学校“颁布”种种禁忌规定的初衷当然无须怀疑——担心学生看了湖南卫视的节目后“中毒”;生日请同学一起过会让学生养成铺张浪费和相互攀比的习气;学生使用手机、电脑、MP3、MP4会因玩物丧志而影响学习……现在将这些规定抛给家长,有了家长的监督执行,学校或许就能事半而功倍了呢。

学校的担心并非多余。笔者有一次去看当精神医生的朋友,正碰上她在接诊一名因过度沉迷于《一起来看流星雨》而患上妄想症的小女孩。她告诉笔者,像这种偶像剧和一些低俗的选秀节目,比较容易对涉世不深的孩子们造成不良心理影响,还是让孩子少看为好。

可是,像该校这样一味“颁布”禁忌规定、并要家长协同执行的做法,是不是就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呢?答案是否定的。谁都知道,和治理孩子们的上网成瘾问题一样,这些问题决不能靠一味封堵和禁止来解决,而应该变“堵”为“疏”,因为,学生们很容易对此类禁忌规定产生出逆反心理,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更何况,家长中间也有相当一部分对此规定进行抵制。

在学校出台这些教育禁忌的背后存在着“教育懒政”的影子。毕竟,变“堵”为“疏”的教育措施,说起来容易,但实施起来却需要学校付出大量艰辛的工作,包括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开展主题班会进行讨论,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创造出能够转移学生注意力并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有益身心的娱乐环境和娱乐方式等等。正因如此,学校往往会习惯于采取“一刀切”式的教育措施,直接“颁布”种种教育禁令,干脆把难题直接推给家长,自己便落得个无责一身轻了。(辛木)

■建议

甄别比禁看重要

学校出台“不准”没错,学生身上有不良的习惯和风气,学校想办法纠正是应尽之责。只是,这个“禁令”不见得管用。要知道,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叛逆期,越是禁止的东西,越觉得新鲜,越要去尝试。依我看,学校教会孩子甄别,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远比简单的“不准”管用得多。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很多时候是在学生通过实践活动,通过与人之间的交流实现的,而这样的教育方式正是我们学校目前所缺少的。学校不准这不准那,正是应试教育下的蛋,要改掉,得从长计议,但必须从现在开始多做有益的尝试,让孩子自己学会甄别一些行为的好坏,扬优避害。(王玉初)

   上一页   1   2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