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居民收入增长目标首次高于GDP

2011年03月07日10:22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十二五 居民收入 增长目标 十一五 GDP 增长机制 两个同步 人口计生 经济增长 规划纲要

“十二五”规划中,中国政府首次将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预期增长目标(>7%)设置得比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目标(7%)还要高。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昨日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正接受全国人大审议的“十二五”规划坚持了“民生优先”的原则。

“‘十二五’期间,就是要让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要把改善和发展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张平说,“如果说过去的5年比较注重增长的话,‘十二五’规划将更加突出民生的保障和改善。”

民生内容最丰富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透露,这份从2008年即开始编制的规划,从编制一开始,就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整个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而在这份长达118页、总共16篇62章的规划纲要中,第八篇“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仅是整个规划纲要中篇幅最长的,共有七章,也是内容最丰富、措施最具体的。

“我们希望通过‘十二五’期间的努力,能够进一步扭转当下中国收入分配上的一些差距,使得群众的收入有较快增长,实现‘两个同步’。”张平昨天说。

所谓“两个同步”,是指首次被写入五年规划的“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张平表示,有信心实现“两个同步”。

徐宪平介绍,“十二五”规划首次提出要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范围和重点,共涉及九个方面,即公共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人口计生、住房保障、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以及环境保护。

以公共教育为例,政府将提供九年义务制免费教育,为经济困难家庭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提供补助等公共服务。

“这九个方面,将来都有财政保障,不管你生活在东部,还是西部;不管你居住在农村,还是城市,政府都要提供同样水平的公共服务。”

“十二五”规划纲要还首次提出了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徐宪平解读说,这意味着政府将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和创业的规模,“特别是要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镇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纲要提出五年年均要新增城镇就业900万人,要转移农村劳动力800万人。”

在“两个同步”原则之下,纲要明确提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提出了“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形成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机制和增长机制”、“清理规范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外收入、非货币性福利”等一系列操作性甚强的措施。

徐宪平介绍,5年前各地发布“十一五”规划时,全国只有一个省提出了要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5年下来,全国有3个省实现了“两个同步”。

而今年,据国家发改委了解,各地正在制定的“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居民收入‘超过’经济增长”的就有5个省,此外,还有19个省提出“完全同步”,有5个省提出“基本同步”。

从“十一五”的1个省,到“十二五”的29个省,折射政府执政理念的嬗变,而徐宪平则显得信心十足:“我想,执行起来,效果会更好。”

除此之外,在民众十分关心的社保体系、住房保障、医疗保障等领域,“十二五”规划均提出了细致而具体的指标。

低碳成约束性指标

尽管这是一部向民生倾斜的五年规划纲要,但张平昨日也明确表示,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经济的增长是必需的。

只不过,今后中国对于经济增速的渴望,将不会如以前那么迫切,相反,将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一个明显的信号是,“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将未来5年的年均增速设置为7%,不仅远低于“十一五”期间的实际增速,也低于5年前确定的“十一五”预期增长指标(7.5%)。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是两个仅次于“改善民生”的大篇章,均有6章内容,张平表示,中国应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而节能减排正是中国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抓手。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关于资源环境的12个指标,除了“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这个新设的指标是预期性指标(即不具有强制性)外,其他的指标,不管是原有的还是新增加的,均是强制性的“约束性指标”。

其中,2015年能源消耗的强度比2010年要下降16%,COD(化学需氧量),以及二氧化硫的排放要下降8%,新增的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指标,要求下降17%,主要污染物的减量排放指标,也增加了两个,一个是氨氮,另一个是氮氧化物,均被要求下降10%。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