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更有动力的增长——提振消费培养经济发展新“引擎”
从今年开始,扩大内需将成为中国未来五年经济发展的“重头戏”。
浏览各地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不少地方政府都将扩大内需战略独立成篇并放在突出位置。摆脱出口依赖,增强国内消费,透露出中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迈出实质步伐。
“最终消费率”——北京市在“十二五”规划中增设的新指标,提出未来5年最终消费占GDP的比率达到60%以上。
在山东,扩大消费需求成为今年工作首要任务。利用服务业发展带动内需消费则成为北京、广东、湖南、重庆、西藏等地方论述的重点。
“把推进城镇化作为扩内需、调结构的战略任务和重要抓手”,类似内容见诸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吉林、河北、安徽、湖北、江西等地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将城镇化建设作为单列一节进行论述。
目前,投资仍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与一些成熟经济体相比,我国消费与投资失衡的情况仍较严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事长郑新立认为,各地正在确立扩大内需的着力点,培养和拓展新的内需空间,这将为提振消费注入新活力。
专家也指出,当前,不同社会阶层收入差距较大、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物价上涨和通胀预期等因素,是中国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建议未来中国应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扩大消费领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上求突破。
更可持续的增长——新增减排硬指标彰显绿色发展决心
人们记忆犹新,为了完成“十一五”规划中的污染减排和节能减排指标,各地在去年付出了何等的努力。未来5年,地方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主动性能否更高?能否不用“拉闸限电”等手段减排?从地方陆续公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可以初见端倪。
根据中央统一要求,全国各地都在已有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两项指标之外,新增氨氮和氮氧化物两项约束性指标。还有一些地方主动做“加法”。
北京市在今年“两会”上提出,“十二五”期间要严格控制新建燃煤设施,加大清洁能源改造力度,将燃煤总量控制在2000万吨以下,并力争在2015年优质能源比重超过80%,其中使用天然气达20%。
上海市在“十二五”规划中要求,在完成国家4项约束性指标基础上,增加体现上海环境特点的总磷和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总量控制,完善“监测、统计、考核”三大体系建设,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环保专家分析认为,氨氮和氮氧化物分别是当前我国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的重要污染因子,将其新增进入约束性指标,意味着“十二五”期间污染减排工作力度将继续加大,环境监测和治理也将更为全面和科学。
不过与“十一五”期间各地明确提出“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相比,至今在制定未来5年节能减排指标方面进度不一。
“一些地方在节能减排指标上的讨价还价,与它们在GDP增长目标上的主动调高,形成了鲜明对比。”曾业松说,“这说明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还是需要将约束性指标‘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