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三个月,国际市场上的大米价格几乎翻了一倍。作为全球大米价格基准的泰国米价涨幅超过了30%,达到了20年来的最高点。“次贷危机后,下一场危机将是农产品危机。”难怪英国《金融时报》以此为报道标题。 产粮大国限制出口
由于全球大米价格持续上涨,加上担心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越南、印度、柬埔寨和埃及等世界多个主要大米出口国,纷纷在上周出台限制大米出口的措施,以首先保证满足国内需求,使得全球大米供给少了1/3,这可能将推动大米国际市场价格进一步攀升。
3月28日,越南政府宣布今年大米出口量将减少四分之一。政府希望能够保留更多大米供应国内市场,以缓和大米价格上涨的压力。
同一天,印度禁止除价格最昂贵级别外的其它所有等级的大米出口。据《印度时报》3月31日报道,全球不断高涨的粮食价格和日益恶化的粮食供应,助长了印度国内粮食危机。印度粮食单产十年来没有取得突破,产量增长陷入瓶颈,供需缺口越来越大,加剧了粮食短缺状况。作为全球第三大大米出口国,印度不得不大幅削减大米出口量,这一糟糕消息使作为全球大米价格基准的泰国大米报价当天从每吨580美元涨到了每吨760美元,涨幅超过了30%,达到了20年来的最高点。
3月25日,埃及政府宣布从4月1日开始实施为期6个月的大米出口禁令,禁令实施期限比往年有所提早。
3月26日,柬埔寨宣布除政府部门外,禁止所有私营机构出口大米。
3月25日,由于担心大米供应短缺,菲律宾总统阿罗约下令政府有关部门严惩囤积大米者。据悉,在菲律宾有快餐店已经减少米饭的供应。而从西非的塞内加尔到南太平洋的所罗门群岛等严重依赖大米进口的国家,将面临大米价格进一步上涨的严峻局面。
作为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国,泰国迄今为止还没有出台相关措施,不过,泰国国内目前正就此展开讨论,而很多泰国出口商已经主动停止出口贸易。
全球出现抢粮状态
在经济专家看来,印度的粮食短缺也许意味着全球粮食危机的到来。过去十多年,印度一直被公认为粮食自给自足的“模范国家”,印度有11亿人口,其中有2/3是农民,但在2008年初,该国宣布将连续第二年进口小麦,以平抑国内高企的粮价。
实际上,印度并不是第一个为保护本国粮食而采取行动的国家。
2007年,世界第五大小麦出口国俄罗斯对小麦出口加征了10%的出口关税,2008年,税率被提高到40%。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欧盟已从世界各国进口了520万吨粮食,为找到尽可能多的粮食并储备起来,欧盟决定在2008年6月之前,暂时取消粮食进口税。
去年12月,中国也加入了这一战场,政府在半个月时间内连下三道禁令:12月18日宣布对粮食及制粉取消13%的出口退税;12月30日宣布对粮食和粮食制品加征出口关税;2008年1月1日宣布对小麦粉、玉米粉、大米粉等粮食制粉实施出口配额管理许可证。
世界粮仓空了
来自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07年世界小麦库存将降到30年来的最低点。地区粮食出口量居世界第四的欧盟,去年也因大雨不断,影响了粮食生产。现在,全球粮食库存量已经达到了数十年来的最低点。
有专家认为,低储备和高消耗的碰撞,是导致粮荒频发和粮价高企的祸根。过去45年里,世界粮食消耗从每天230万吨增加至每天560万吨,增幅达149%。供需形势的巨大变化造成了粮食大幅涨价。
贫困国家雪上加霜
据报道,在过去三个月,国际市场上的大米价格几乎翻了一倍。这无疑对以大米为主食的亚洲上千万贫困家庭造成雪上加霜的局面。
在越南首都河内,在瓷器店当售货员的曹敏红(音译)表示,粮食价格特别是大米价格的上涨,迫使她不得不改变饮食习惯。她说:“我花的钱一样多,但是获得的食物却少了。”最近几个月,越南的大米零售价格最高上涨了六成。而在很多发展中国家,除了大米之外,小麦、大豆、猪肉和食用油的价格都水涨船高。
由于缺粮,埃及民众在街头排起长队,购买平价面包;印尼人游行抗议大豆价格暴涨,政府被迫取消30%的大豆进口关税;在巴基斯坦,装运小麦和面粉的卡车有军人看管;在马来西亚,官方希望能将粮食留在国内,因此没有许可证私自出口面粉或其他产品的人将被判刑。
事实上,最近几个月由于各种粮食的价格上涨和供应短缺,已经在世界各地造成紧张局面,甚至引发暴力冲突。由于食物短缺引发的抗议浪潮席卷几内亚、墨西哥、摩洛哥、塞内加尔、乌兹别克斯坦和也门等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