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人大第二次会议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矛盾和问题主要有:
一、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增长的内生动力尚待增强
我们目前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从国际来看,自美国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以来,目前世界经济表现出某些缓慢复苏的迹象,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由于采取了一系列超常规解救危机的措施,他们正在逐步走出危机的最坏阶段。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基本矛盾所决定,造成这次危机的根本原因并没有消失,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仍然十分严峻复杂,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依然较多,如何应对这样复杂多变的外部经济环境,既要抓住机遇,又要避免冲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增长正处在一个速度转换时期,近两年我国GDP增长速度虽然保持了7.7%的较高水平,但是相比几年前的9%~10%的速度来说,仍然出现了较大的降幅,对经济社会各方面影响较大,经济增长企稳状态巩固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从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来看,2013年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为50%,较上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净出口的贡献率继续下降到-4.4%,而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上升至54.4%,比上年提高了7.3个百分点。如何使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
二、财政、金融、房地产等领域存在风险隐患,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宏观调控难度增大
目前在地方财政方面财政的最大风险隐患在于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国家审计署在2013年12月30日公布的债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0.7万亿元(直接债务);如果计算或有债务,广义的地方债务规模为17.8万亿元。从整体情况看,政府的直接债务占GDP比重大约为37.7%;如果算上“或有债务”,我国政府负债总额约30.27万亿元,广义负债率约55.2%。
在金融方面,到2013年年底,我国广义货币余额(M2)为110.65万亿元,M2与GDP之比已经超过190%,已属对通货膨胀形成压力的较高水平,但是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依然融资困难,面临融资成本不断上升的压力。此外,在金融监管方面还存在如何监管好影子银行等一些问题。
在房地产方面,一方面全国房地产价格上涨虽然涨幅有所减缓,但仍然持续连续上涨的势态。2014年1月份房价连续第13个月同比上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与上年同期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上涨的城市有69个。另一方面,近期三四线城市由于盲目发展房地产,又出现了楼市供给过剩现象。
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国际市场持续低迷,国内需求增速趋缓,我国部分产业供过于求矛盾日益凸显,传统制造业产能普遍过剩,特别是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消耗、高排放行业尤为突出。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仍有一批在建、拟建项目,产能过剩呈加剧之势。
三、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难度加大
2013年,农业农村发展持续向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但是,农业生产依然是我国经济的薄弱环节,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难度进一步加大。在农业生产方面,我们面临着农业竞争力下降的挑战。近些年来,我国农产品净进口趋于上升,不仅土地密集型产品大豆大量进口,玉米进口量也出现了趋于增加的趋势,此外稻谷、棉花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进口量也在增加。造成我国农业竞争力下降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农业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其次是土地成本和其它要素成本不断提高。如何处理好这些矛盾是我国农业生产保持竞争力必须面对的一个挑战。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期,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困难挑战增多。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更为紧迫,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尖锐,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对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提出了亟待破解的课题。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