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指出,把投资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这强调了投资在今年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要在继续优化投资结构的基础上,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
要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特别是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破除制约民间投资的各种壁垒和障碍,为稳定投资增长、优化投资结构创造良好环境。主要政策措施包括:
一、运用市场化办法鼓励引导民间投资
把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与扩大民间投资开放结合起来。以放开企业和个人投资自主权为重点,最大限度缩小企业投资项目核准范围,按照《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3年本)》的有关规定,及时取消和下放企业投资项目核准事项,并继续研究调减核准目录的政策取向。进一步抓好鼓励引导民间投资36条及42项实施细则的落实工作,总结各地行之有效的经验,研究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特别要围绕非公有经济反映强烈的“玻璃门”、“弹簧门”等突出现象,认真听取民营企业和个体投资者的意见,深入研究影响民间投资的体制根源,通过深化改革找到有效化解矛盾的途径。
把鼓励引导民间投资与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结合起来。抓紧清理和修订有关民间投资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制定清晰透明、公平公正、操作性强的市场准入规则。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改组,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尤其是非公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拓展民间资本进入空间。着力推进垄断性行业改革,以改革带动开放,以开放促进改革。尽快在金融、油气、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有事业等基础设施和服务业领域,再推出一批民间投资示范带动项目,并更多地运用市场化办法,增强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和动力。
二、发挥好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政府投资要发挥稳增长、调结构的双重作用,既要借助扩大投资的杠杆效应,带动民间资本释放投资潜力,又要通过调整自身的投资结构,带动社会投资结构优化。要大幅压缩用于一般竞争性企业项目投资,减少可利用社会资金的经营性基础设施投资,停止建设楼堂馆所等投资,加强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重大项目建设。重点包括:推进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和配套设施建设;增加高标准农田、农村民生和重大水利等建设的投入;加大对中西部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加强重大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工程建设;扩大教育、医疗、社会养老、食品药品安全等社会事业投资。
为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领作用,保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要推进“十二五”规划的重大项目建设,没有上马的项目要尽快上马,在建的项目要加快进度。要加大对区域和城乡薄弱环节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建设好西部交通运输骨干网架、沿边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等重大工程。
三、创新投融资机制
针对当前国民储蓄率高、民间资金多而政府资金尤其是投资建设资金短缺的矛盾,要改革创新投融资机制,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盘活用好各种存量资金。要促进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融合,既调动社会资金,又优化资源配置。政府规划的重大项目,都要重视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对于有正常投资回报率的项目,全面实施市场化招投标,以民间投资为主;对于投资回报率偏低的项目,采取财税、金融、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民间投资进入;对于需要公共投资的项目,也要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引导民间投资参与。
对铁路尤其是中西部铁路、城市管网、环保等投资,要突破其规模性、技术性、效益性对社会资本进入的制约,运用改革开放思维和市场化办法,通过设立产业、产权发展基金等方式创新融资机制,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社会化,拓展投融资空间和渠道,增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性。特别是对资金需求量庞大的铁路、高铁等重大建设,要专门研究有效可行的长期融资模式,加快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盘活土地等大量资源,全面放开铁路建设市场,支持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参与,实现由“独家建路”向“多元建路”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