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徐鹏飞绘
徐鹏飞绘
1934年1月4日,美国商务部内外贸易局向国会金融委员会呈递《国民收入报告(1929—1932)》,这一天被视为GDP的生日。到今年GDP已整整80岁了。80年来,GDP指标不断完善,成绩斐然,跻身于“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列,但质疑也始终伴随着这个尽人皆知的统计指标
诞生
最初,政府仅知道经济形势的零星信息,缺乏刻画经济全貌的关键指标,经济决策犹如在黑暗里摸索。经济危机迫使美国开始建立经济总量测度体系
1929年,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导致百业凋敝、民生艰辛,严重冲击经济、政治和社会秩序,政府面临巨大压力。当时,美国尚未建立起官方统计体系,政府仅知道几百万人失业、铁路运输骤减、钢产量下降等零星信息,缺乏刻画经济全貌的关键指标,导致经济决策犹如在黑暗里摸索,异常艰难。1932年,为帮助美国总统罗斯福应对经济危机,应美国国会的要求,商务部内外贸易局经济分析处同国民经济研究所(NBER)的西蒙·库兹涅茨等经济学家密切合作,开创性地编制了1929—1932年全国国民收入数据。最初的统计指标是“国民收入”(NI),而不是GDP。
第二次世界大战加快了完善经济总量测度的进程。美国加入二战后,国民经济不得不从消费模式转向战时模式。为支持战时经济规划的编制,美国经济学家们在国民收入统计的基础上,迅速估算了国民生产总值(GNP)年度数值。与此相似,在1947年的英国,经济学家斯通撰写了报告《国民收入和相关总量的定义和测度》。美国官方1951年和1958年分别开始估计年度和季度GNP真实值。
在美国,GDP真正诞生于1965年。同年,美国统计部门首次编制分产业的GDP数据,以更好地把握生产结构特征。但是,直到1991年,美国才正式将GNP统计改为GDP统计,以同就业、生产率和工业产出等核心经济指标保持一致。
美英两国的统计实践成为GDP国际统计标准的基石。在美英两国上述实践的基础上,联合国以GDP统计为核心,于1953年、1968年、1993年和2008年分别推出“国民账户体系”(SNA)共4个版本,作为宏观经济统计的全球标准。部分因为上述开创性贡献,库兹涅茨和斯通分别于1971年和198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自诞生以来,国民收入(NI)、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统计的内涵、外延和测度方法一直在不断完善,以精准反映不断演进的经济实践。按照SNA—2008版本,GDP是对生产的总测度,等于从事生产的所有常住单位创造的总增加值之和,GNP是GDP加上该国参与国际要素流动而得到的流入净收入(即从国外获得的要素收入扣减本国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发展中国家的GNP通常小于GDP,发达国家与此相反。
替代
经济福利和社会进步众多指标约化为类似于GDP的单一指标;建立卫星账户和社会统计;中国首创绿色GDP概念;建立综合指数 ;即时解读福利的客观测度结果
从家庭福利测度来看,现有GDP核算的局限性显而易见。目前,一些国家解决经济福利和社会进步测度的办法有如下数种。
其一,将经济福利和社会进步众多指标约化为类似于GDP的单一指标。比如,建立国民幸福总值(GNH)。不丹国王在20世纪70年代宣布,他的目标不是增加GDP,而是GNH。
其二,建立卫星账户和社会统计。这在联合国SNA—2008版本和许多其他国际组织中都有体现。缺点是众多指标比较分散,不利于综合评估和国际比较。
其三,拓展现有国民账户实践。完善相关统计技术的前提下,编制“校正”后的GDP指数。
其四,合成必要的分项指数,建立综合指数。现有很多福利指数属于这一类型。缺点是在确定分项指数的加总权数时具有主观性。
其五,即时解读福利的客观测度结果,而不是建立福利指数。比如2008年美国政府开始研究建立“关键的国家指标体系”,拟在传统GDP统计标准上新增100多个数据点。
作用
80年来,GDP等经济总量统计取得辉煌成就,为决策者判断经济冷热、决定政策取向并精细调整力度与节奏提供了依据,GDP被誉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GDP为人们了解、评判和预测经济运行总趋势提供了关键信息。GDP准确记录了特定地理范围内的绝大部分经济活动,并最大程度地予以综合,成为诊断经济总趋势的关键指标。GDP就像灯塔一样,指引政策制定者判断经济冷热、决定政策取向并精细调整力度与节奏,也帮助企业分析市场机遇和挑战,做出于己有利的商业决策。
再次,GDP引导市场主体理性决策,有利于经济平稳运行。典型例子如美国。在1945年之前的92年间,美国经济出现6次严重萧条,其中最严重的是1932年GDP比上年下降13%,平均每次持续约36个月;而在1959年至今的55年间,衰退仅5次,其中GDP降幅最大的是2009年,仅2.8%。
第三,以市场为核心理念的GDP核算不断完善,对市场良治起到积极作用,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市场化。截至2012年,除个别国家外,市场体制已一统世界经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向联合国统计司报告GDP数据。
第四,GDP核算为未来加强幸福感测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经济福利是幸福感最基本的维度,同GDP现有核算重心“经济生产”的关系密切。因此,幸福感测度将来不论以何种方式推进,都会从现有的GDP核算中获益良多。
正是因为上述成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认为,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上世纪30年代,GDP等经济总量指标诞生之时,正是凯恩斯发表现代宏观经济学奠基之作《就业、利息、货币通论》之际。从此,GDP核算与现代宏观经济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分析的支柱,而宏观经济学也成为全球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经世济用的超级“显学”。
质疑
设计初衷注定GDP非万能指标,其局限性显而易见。80年来,GDP受到广泛质疑,其中有三次高潮,分别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80年代后期和2008年前后
20世纪70年代,面对“石油危机”的巨大冲击,质疑者认为经济增长正面临资源供给日趋“有限”的约束,从而要求GDP指标应更多地关注人类社会进步而不仅仅是经济成就,并提出经济福利指标(NEW)等替代指标。
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类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逐渐显露,加上欧美增长放缓、经济不安全感上升,质疑者再次提出GDP的补充或替代指标,如联合国1990年提出的“人文发展指数”(HDI)。该指数是由GDP、健康与教育成就等非常简洁的信息综合而成,提高了人类对生活质量改善等非经济维度的重视。
2000年以来,人们对部分官方统计数字的信任下降,受此牵连,GDP的可信度也下降了。设计初衷注定GDP本来就不是万能的指标。事实上,国民经济核算专家一再提醒,用户要注意GDP作为社会进步或者福利指标的局限性。GDP本意旨在测度经济活动,尤其是产生货币交易的经济活动。它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GDP不能充分反映快速变化的经济结构。服务在经济活动中的比重日益增加,但GDP没有很好地解决服务价值测度中的质量与效率难题。
第二,GDP未能充分反映日益重要的产品质量要义。在某些国家,产品质量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产品数量的重要性。GDP核算假设同一商品或服务的质量在不同时期是相同的。
第三,GDP未能恰当地利用市场价格。有些市场价格夸大了利润和产出,形成了“泡沫”,很容易导致危机。有些市场交易价格可能偏离社会的基本估价,比如复杂的金融产品和电信服务。
第四,缺乏资产负债表的配套,高估GDP增长的意义。比如,资源枯竭和自然环境退化,未反映在国家资产负债表和GDP的“折旧”分项中。
第五,知识进步提高了生产力,导致商品消费而非休闲越来越多,会降低幸福感的持续性。例如:休闲活动充满了非市场行为,但没有纳入GDP核算范围,尽管它有助于提高人类的潜力。
第六,全球化使国民幸福同本国产出的关系逐渐疏远。全球化使一国经济活动对其他国家的损益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一国的经济增长如果以损失世界的可持续性为代价,就会降低幸福感的可持续性。
展望
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测度的重心从“经济生产”转向“世代幸福或可持续的幸福”。GDP在未来统计系统中仍具有重要作用,但需围绕“幸福”理念进一步改善
人类社会发展到当前阶段,对幸福感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普通人幸福感或国民福利同生产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幸福包括如下维度的内容:物质生活水平(财富、收入、消费)、健康、教育、个人活动(含工作);政治发言权和治理;社会联系和关系;环境;经济和人身安全。可以看到,许多维度在传统的生产测度中被忽视了。
幸福感测度应以物质幸福为起点。物质幸福/生活水平是幸福的基本维度,直接受实际国民净收入(考虑折旧、跨境流量、通胀和净财富)、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影响。物质幸福同这些变量的关系比同GDP的关系更密切。因此,GDP这一生产测度在未来的统计系统中仍具有重要作用,但需围绕“幸福”理念进一步改善。
首先,应重视家庭视角。家庭的收入和消费比人均GDP更直接地反映国民物质生活水平。第一,应强化家庭实际收入和消费测度,包括家庭财富、财产收入和实物等非货币收入测度。在许多国家,家庭实际收入同人均实际GDP之间的差距可能较大,因为家庭实际收入是人均实际GDP经多项收支项调整后的结果。第二,要充分反映家庭自供服务的测度。这些服务已构成人类经济活动的重要方面,是家庭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其次,应全面评估生活质量各指标的不平等程度。无论在任何社会或任何时代,生活质量的各种不平等都会直接有力地影响幸福感。尤其需要加强收入和消费在所有家庭之间的分布曲线测度,以预防或缓解收入和消费差距恶化对家庭幸福感的负面影响。要通过调查评估个人生活质量各维度之间的关系,并据此制定各领域的政策。
幸福感测度要成为各国官方统计的重要内容,尚有漫漫长路待跋涉。物质幸福或生活水平这一幸福感的基本维度及其主要决定因素,是SNA的重点内容。目前,幸福感测度仍分散在社会统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