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昨天,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获悉2013年北京市交通运行分析报告,报告显示去年工作日平均每天拥堵1小时55分钟,比前年日均多堵25分钟。去年早晚高峰严重拥堵天数分别增加3天和6天。在出行比例上,除轨道交通出行增长外,公交、出租车、自行车都有小幅下降。
发布
1
日均拥堵每天1小时55分
北京市交通委发布的2013年北京市交通运行分析报告显示,2013年,工作日平均每天堵车1小时55分钟,与2012年相比工作日平均每天多堵25分钟,其中严重拥堵和中度拥堵持续时间分别延长10分钟和15分钟。
2013年工作日高峰时段交通拥堵指数为5.5,属于轻度拥堵等级,与中度拥堵指数的门槛儿只差了0.5,比2012年的5.27增长了4.2%。其中,9月至12月交通拥堵处于“中度拥堵”水平,2月处于“基本畅通”水平,其余月份均是“轻度拥堵”水平。
去年,早晚高峰严重拥堵天数分别增加了3天和6天。其中,早高峰共出现了4个严重拥堵天和57个中度拥堵天;晚高峰共出现30个严重拥堵天和88个中度拥堵天。所谓严重拥堵,是全市大部分道路拥堵,居民一次出行需要多花费1倍以上时间;而中度拥堵是指路网上大量环路、主干路拥堵,居民一次出行需要多花费0.8倍至1倍时间。
去年,畅通路段和拥堵路段都有增长。其中,畅通路段增加了2.3个百分点,严重拥堵路段增幅为0.2个百分点。
>>解读
六环内日增66万人次出行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继孚表示,去年的交通拥堵指数较前年进一步变差,这与北京的出行人口增加以及车辆增长有关。
数据显示,去年六环内日均出行总量达到3099万人次,比2012年年底增加了66万人次。另外,虽然北京实施了控车计划,但是数量仍然在增加,去年汽车保有量增长23.6万辆,增速在5%左右,而本市新道路增速还不足1%,车辆与道路增速的矛盾必然进一步加剧道路拥堵。
发布
2
拥堵指数增幅早高峰高于晚高峰
报告显示,去年工作日早高峰交通拥堵指数为5.0,同比增长5.2%;晚高峰交通指数为6.0,同比增长3.6%。从多年交通拥堵指数统计来看,晚高峰交通拥堵指数一直比早高峰拥堵指数高。
不过记者发现,去年,早高峰拥堵指数增幅却明显高于晚高峰拥堵指数。
>>解读
八项规定拉低拥堵指数增幅
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早高峰出行一般都是上班的刚需,一些购物、吃饭、聚会等普通生活需求较少。去年,早高峰拥堵指数增幅比较高,这也恰恰反映了北京交通拥堵状况恶化的现状。
之所以晚高峰拥堵指数增幅较低,与机关单位、企业、个人减少下午或者晚间的会议、活动有关。前年12月,八项规定出台后,送礼、请客的人少了,开车出行的人自然也少,这一点从当月北京晚高峰拥堵指数来看就非常明显。尤其是去年9月,每年9月因为开学、过节等原因,晚高峰都会堵得一塌糊涂,但是去年9月晚高峰并没有像往年一样较平日拥堵增幅很大,这与大家减少晚间活动有很大关系。
发布
3
平均时速高峰时段25.8公里
数据显示,去年交通出行总量增加,日均拥堵时间多25分钟,高峰时段拥堵指数增加,就连高峰时段严重拥堵和中度拥堵天数也增加了,但是高峰时段路网运行速度反而提升,高峰时段平均车速能到每小时25.8公里。早晚高峰路网平均速度分别为每小时27.4公里和24.2公里,比2012年提高了2.6%和3%。
>>解读
时速虽上升但实则恶化
高峰时段拥堵指数增加了,为何道路平均时速还会提升呢?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继孚表示,交通拥堵指数提升后,市民对交通的直观感受就是更加拥堵了。不过,拥堵指数提升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可能为行驶速度降低了,也可能是整个路网的拥堵范围扩大了。比如,之前主要是三环以内严重拥堵,时速为20公里。现在拥堵范围扩大,三环内拥堵等级不变,而五环内拥堵等级提升,五环的车速从之前的40公里变为30公里。在计算拥堵区域的平均时速时,由于高速区也被划入拥堵范围,因此就拉高了整个路网的平均时速。但实际上,这是整个城市路网交通运行状况进一步恶化的表现。
发布
4
出行比例公交出租小幅下降
随着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465公里,轨道交通在公共客运分担出行量中已经占到44.8%。报告显示,去年,在本市居民各种交通出行构成中(不含步行),轨道交通出行比例也达20.6%,较2012年底增长了3.8个百分点。不过,地面公交与出租车的出行比例却有所下降。
去年,中心城区日均出行总量达到2779万人次,909万人次是自驾族(33%),572万人次乘坐地铁(20.6%),706万人次搭乘公共电汽车出行(25.4%),336万人次骑自行车出行(12.1%),181万人次坐出租车出行(6.5%),除轨道交通出行比例增长外,地面公交、出租车、自行车出行比例都有小幅下降。
>>解读
轨道交通分流公交乘客
据了解,2010年开始,地面公交出行比例已经出现下滑,2011年维持稳定后,2012年这一比例又一次下滑。去年,地面公交出行比例再次下降1.8个百分点。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地面交通拥堵加剧,导致公交车运行效率不高,而轨道交通的不断增加有效吸引了地面公交乘客。该负责人表示,轨道交通的不断分流,一定程度导致地面公交的运力“过剩”,同时也使得地铁拥挤加剧,今年,北京将研究调整地铁票价,不仅是为缓解地铁拥挤现状,也是为促进交通出行方式进一步合理化。
该负责人还表示,去年6月出租车涨价,使得部分乘客分流,出租车出行比例由之前的6.7%下降至6.5%。另外,居民出行距离增长、自行车出行环境恶化,导致近年来自行车出行比例持续下降。本市亟须整治乱停车等危害自行车出行环境的行为。
■今年缓堵新举措
地铁
将确保地铁6号线二期、7号线、14号线东段(金台路到善各庄)、15号线一期西段(清华东路至望京西)等新线按时开通运营,形成527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日均客运量将达到1000万人次。
公交
京开高速和西南三环将建设快速通勤走廊,施划类似京通快速路的公交专用道。同时将推进京藏高速、四环路施划公交专用道工作,提高地面公交通勤效率,实现地面公交日均客运量达到1350万人次的目标。
自行车道、步道
将制定城市道路自行车道、步道建设和环境整治3年计划,完成80条城市道路整治任务,形成相对完整、环境优美的自行车、步行专用道系统。同时,公共租赁自行车的总量也将再增1.5万辆,达到4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