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预算宽松,给多了自然会有削减、结余?
在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带动下,一些地方“三公”经费的实际支出数比预算数要少。这也在多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得到印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去年“三公”经费都得到削减。
2013年,福建“三公”经费支出削减了13.5%,西藏“三公”经费支出下降了25%,甘肃“三公”经费下降20%以上。而宁夏去年“三公”经费预算在普遍削减5%的基础上,实际支出继续下降,特别是公务接待下降35%。支出幅度下降,多能带来大量结余。
广东省财政厅在预算审查座谈会上披露,2013年省级“三公”经费与年初预算相比,应有所结余。
这在部分地方已公开的决算中也得到印证。2012年广东省级“三公”经费实际支出8.63亿元,相对预算结余1600万元。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北京,2012年市本级“三公”支出决算数为10.1亿元,比预算少花了1.1亿元。如此看来,撇开其中的奢侈浪费,“三公”支出的实际需求是小于预算安排的。
每每地方晒“三公”决算时,总能看到“节约多少”云云。公众费解的是,因为预算松给多了自然有结余,何来节约?实际支出不需要那么多,为何不直接在预算中砍掉?
面对记者“严格执行公务消费规定,‘三公’经费预算是否有更大的压缩空间”的提问,广东省财政厅厅长曾志权说,“压缩空间最主要考虑的是适度问题,要确保正常的公务活动运转。这个不是大与小的问题,而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在节约原则下安排支出。”
长期关注预算公开的吴君亮说,类似的节约只能说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打“小算盘”。按公务消费新规,实际支出还会大幅削减,那么预算更需“宜紧不宜松”。“这样相对宽松的预算约束,因为不愁没钱花,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纵容’‘默许’公款乱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