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岁末将至,研究机构、业内人士对下一步中国经济的各种“猜想”纷纷出炉。如亚洲开发银行就发布报告称,基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措施将对私人消费和投资产生积极影响,将中国明年经济增长预期从7.4%调高至7.5%。
而在日前举办的环球时报2014年会上,关于“如何再创中国经济奇迹第二季”的论题,则更为深入。会者从外部环境、内生动力、经济周期等各方面各述己见。
世界经济规则正在改变
为中国经济发展“蓄力”,除了机制体制改革,围绕结构调整进行转型升级外,稳定的国际市场环境仍不可或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提醒,一定要注意当前国际形势中美国的动向。“美国已经不再提贸易的全球自由化,美国会在世界掀起贸易平等的概念。”
持相似观点的还有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他表示,金融危机以后,发达国家要搞全球再工业化,甚至在经济学上提出再全球化,重新制定全球经济的规则。全球经济规则的平台已经从多边主义、多边机制转向双边机制。“此外,以前新兴经济体跟发达国家能够保持同步,而现在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增长出现一种跷跷板的效应,也就是他们好的时候可能是我们糟糕的时候。这些变化给中国打造第二季经济奇迹提出一系列全新挑战。”魏建国说。
新一轮创业潮将到来
习惯了以外向型经济示人的中国,其实一直希望扭转这一局面。如何挖掘自身潜力也在不断探索中。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看来,随着三中全会改革措施的落实,会出现新一轮创业浪潮,这“应该是支撑国内经济增长的一个动力。“审批权下放,精简审批权,允许民间资本办银行等金融机构,会给民企创业提供更多机会,创办企业会变得更加容易。另外,中国劳动成本、土地成本的迅速上涨,也使得许多出口加工业在中国失去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出口加工业的行业优势不再,但中小服务业企业不受这种环境影响,这可以某种程度上支撑中国下一步增长。”丁一凡说。
创业除了在国内,专家表示,“走出去”的时机也渐成熟。
丁一凡指出,中国有巨大的外汇储备,有能力鼓励企业走出去。企业到海外进行直接投资比使用外汇购买债券的收益也高得多。“我们在非洲直接投资的年收益率都在20%左右,跟外国企业在中国的直接投资一样高。在欧洲的投资虽然没有这么高的直接回报率,但却大大弥补了技术差距。”
东京大学北京事务所所长宫内雄史也认为,今年中国出国留学的学生达45万,在海外的留学生大约120万,占全世界留学生总数的20%多。其中80后、90后的海外留学生估计达到800万左右,而80后之前具有海外留学经验的人合起来只有40万。这些国际人才如果能够在将来全球发展的各战线、各地区发挥力量的话,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时反过来又带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经济进入服务革命期
对于目前经济增长遇到的问题,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指出,要出现增长奇迹的第二季,必须解决物质产品份额巨大和价值实现份额过小的大分流现象。“保守地说,我们去年生产了全世界35%左右的物质产品,但GDP仅占世界规模的10%,这是个结构问题。未来10年,如果没有5到6个新技术主导意义下的产业群,带动中国增长,则实现第二季增长奇迹的可能性很小。但结构调整不是简单的产业结构调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必须在产业、市场和金融结构三结合的调整意义上下工夫。”
零点咨询公司总裁袁岳则认为,制造业产能不能及时传递到服务对象,其实本质是服务业的问题。因此“启动内需的关键是服务业,而不是制造业。”在人均GDP进入5000美元的时候,经济史将进入服务革命年,从去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到经济发展的服务革命期。而现代服务业发展最重要的是低税。 作者: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