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交易起步 顶层设计尤需提速

2013年12月03日11:15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顶层设计 排放权 交易市场 交易主体 低碳 温室气体 交易平台 发展改革委 减排

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北京市发展改革委日前举办的“2013年中国低碳发展战略高级别研讨会”上传出信息,目前国家层面正在部署开展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北京将研究设置“低碳发展专项资金”。

业内人士指出,2013年是中国碳交易元年,对于有望成为全球碳排放权交易第二大市场、覆盖7亿吨碳排放的中国而言,需借鉴全球主要碳交易市场经验推动碳交易试点扩围,通向“全国碳市场”之路尚待跬步扎实积累。

2013年是中国碳交易元年,截至11月28日,深圳、上海、北京三城市碳交易市场陆续上线交易。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委员洪继元指出,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碳交易是对要素市场的重大创新,体现了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据了解,各试点省市构建了碳排放报告与核查体系、登记注册系统和交易平台,制定了碳排放报告制度,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也基本编制完成,大部分试点省市还完成了企业碳排放盘查。

据了解,高耗能、高排放企业是试点省市交易主体,交易产品以二氧化碳为主,大部分以免费配额为主要方式,排放方法参考国际通行的历史排放法和基准法,结合地区实际微调。

以11月28日开始交易的北京为例,洪继元指出,北京碳交易市场的总量控制思路,并非对每个行业实行绝对总量。“对电力、热力等公共服务部门,通过标杆配额分配法实行相对总量调控,对生产效率提出较高要求,提高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标准;对占比76.4%的服务业,则实行严格总量控制。”

洪继元介绍,鉴于北京许多资源由外省调入,测算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方面,分为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直接排放”和运输线路中能源消耗的“间接排放”测算;分配方式除尊重企业历史排放,也摸清其未来排放规律,转产转型都在分配的调节范围。

德国柏林生态研究所的专家认为,碳交易须面临定价问题,在此之前碳排放无需付费,随着时间推移,它可能会越来越贵——这无疑为低碳产品厂家创造优势,每个碳市场参与者都有权选择,要么减排、要么购买排放权。

当前,各试点省市已根据国家下达的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目标,结合本省市宏观经济情况,设定了“碳排放配额总量目标”或“碳强度控制目标”。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孙翠华透露,下一步将研究设定全国碳排放总量,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业内人士指出,“全国碳交易市场”战略还需在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交易量分配方法、碳交易登记注册系统、温室气体报告核查制度、法律支持及配套政策等方面,加强国家层面碳排放交易的顶层设计。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