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资料图
中国网11月7日讯(记者遥然) “老有所养”一直是民众的期待。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于本月9日召开,养老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是否会浮出水面颇受瞩目。原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在接受中国网财经频道专访时指出,养老保障应公平公正,双轨制需尽快并轨,让每个公民能平等得到社会养老机制对老有所养的基本保障。
养老双轨制有望逐步解决改革呼声强烈
中国对养老双轨制的改革并不是近期才提出。事实上,从2008年开始,中国就已经在广东等5省市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据此前媒体报道,从试点城市来看,包括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在内的5省市的并轨试点均无实质性进展。
尽管国家连续9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但与机关事业单位差距仍大。社科院2013年初发布的《社会保障绿皮书》和《中国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状况调查》显示,在被调查者中,75.4%的职工养老金不高于2000元,92.3%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却都高于4000元。差距两倍多。
媒体分析称,当前我国养老金制度较为复杂,一类分法是分成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企业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民五种养老保障制度,另一种观点是把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并一起,分为四种,无论五种还是四种,几种制度差异大,且互不相通和流转。
为何养老改革迟迟难以推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中心主任郑秉文一针见血地指出,并轨最大的瓶颈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担心待遇会降低。不能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觉悟低,也不是国家决心不够大,而是待遇降低的改革肯定难以推行。
对此,主管部门也作出了相应表态。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在今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社会上比较关注的双轨制的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不过,消除双轨制的时间表尚未明确。
原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在接受中国网财经频道采访时坦言,养老问题是一个大问题,目前我国老龄化急剧加快。在这十年,八十岁以上老人的数量翻了一番,我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老龄人口过亿的国家。
“显然,养老问题是现在以及将来越来越重要的社会问题。对于养老问题的解决,主张公平公正,不应当有双轨制”,姚景源呼吁,双轨制应尽快并轨,让每个公民能平等得到社会养老机制对老有所养的基本保障,在养老问题上应不断深化改革。
养老金全国统筹需推进职业年金或推广
我国养老保障并未进行统筹,各省差别较大。业内人士认为,基础养老金管理成为中央事权,将真正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这有望成为十八届三中全会议题之一。
有媒体分析称,目前我国养老金实施的是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由于统筹层次较低,造成各地基金结余差异较大。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地区,每年需财政大量转移支付确保发放,那些有大量基金结存的地区,也不能实现全国范围的调剂和统一管理。这导致养老保险标准和待遇存在地区间差异,劳动者难以通过社会保险实现社会利益相对公平。
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认为,特别是在城镇化加速推进背景下,养老金全国统筹是从根本上解决劳动者流动过程中养老保险权益受损问题的最优举措。这有利于逐步缓解我国地区、城乡之间养老保障不均衡等问题。
在加快养老金全国统筹的同时,我国当前养老体系有待充实。有媒体援引权威人士分析称,财政部门针对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方案已基本成形,可能成为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方案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方案将鼓励企业年金制度建立,充实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缓解基本养老保险未来的支付压力。
人社部在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态,将来须在基本社会保障的基础上建立企业年金,即建立符合机关事业单位特点的职业年金。同时,还将拓展商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以及社会救助等各种专项救助,形成多层次的制度安排,更好地满足劳动者、城乡居民不同需求。建立可持续的社会保障运行制度,并保证财务平衡,进而长期稳定运行。
对于企业年金的建立与养老双轨制并轨的先后顺序,人社部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中央财经大学社保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虽然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并入待遇相对较低的社会养老保险中,确实遇到地方政府的各种阻力,但出于公平考虑,国家还是应该在养老顶层制度设计完毕后,先实现养老双轨制的并轨。(中国网财经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