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浙江LNG创新项目建设模式 投资降低500万元

2013年08月07日14:19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LNG 蒸发率 加氯系统 平行检验 中海油 项目公司 创新模式 迎峰度夏 项目建设 项目设计

中海浙江宁波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总经理贾士栋做整体介绍

中海浙江宁波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总经理贾士栋做整体介绍(摄影/中国网 孙洁)

中国网8月7日讯(记者 孙洁)中国海油气电集团浙江LNG项目日供气量超过1100万立方米,相当于浙江省夏季高峰用气日需求量的一半,LNG接收站以其明显的调峰优势,在浙江省迎峰度夏保供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日,中国网记者走进浙江LNG,通过座谈和实地参观的方式详细了解该项目建设过程、技术亮点等情况。

从EPC到“E+P+C ”,创新项目建设模式成果显著

据中海浙江宁波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总经理贾士栋介绍,浙江LNG一期工程建设中的管理亮点有:一、从EPC到“E+P+C ”,创新项目建设模式。对于大型LNG接收站的建设,国际上流行做法是EPC(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EPC是其英文字母缩写)。EPC就是对一个工程总体进行设计、采购和施工,即工程总承包的意思。这样做的好处是业主省心,承包方综合实力强,更专业,质量和工期更有保障。中国第一个引进国外大型LNG项目—广东大鹏LNG就是采用这种模式建成的。

浙江LNG项目在国内LNG行业首次采用由业主自行管理的“E+P+C ”(设计+采办+施工)模式进行工程建设,即LNG储罐采用以国外承包商牵头的“EPC总包”模式,接收站区域采用由国内有经验的工程公司完成设计并提供采购和施工服务、业主自己进行采购并进行施工管理的模式。管理模式的创新,使得项目公司人员能更深层次介入设计、采办和施工管理,为中国培育了一支LNG建设专业队伍和一批LNG专业人才,而且为项目节约了数以亿计的成本。

二、狠抓项目四大控制,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一方面,安全生产1200万人工时,HSE管理良好受控。自2009年12月18日开工至项目机械完工,浙江LNG项目累计实现安全生产1200万人工时,未发生可记录的健康安全环保事故/事件,实现了“零伤害、零事故、零污染”的HSE总体目标,公司从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标准化运行HSE体系、可视化管理与应急、改进招评标HSE策略、落实政府许可等方面开展安全管理,公司HSE管理处于良好受控状态。

另一方面,打好提前量,提前完工来保供。首先提前策划,浙江LNG公司提前半年时间开始策划合同策略,制定了周密的合同策略,并在策略的基础上,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在浙江LNG,项目实施前都必须先制订切实可行、科学合理并且有预见性和前瞻性的进度计划,然后根据进度计划配置人员、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使投入的人力、设备、周转材料无缝衔接,工程进度得以确保。项目比原计划提前三个月完工,为浙江省冬季保供争取了时间。

其次是设计先行:2009年5月13日即开始了接收站设计,较储罐项目提前6个月,为储罐工程、码头工程提前提供设计基础数据,为接收站设计、采办和施工争取了工期。

再次是施工提前:为关键线路上的工序施工预留充足时间。LNG码头工程直接关系到上部卸料臂、工艺管线的安装,同时考虑到码头作业涉及到的行政许可较多,需大量时间办理,因此码头工程相对主体工程提前进行,为后续的安装工作留出了充分时间。

最后是采办提前:接收站设备种类多,数量大,价值高,且工艺复杂,制造周期长,国际市场行情多变,均给采办工作带来难度。对于主要的材料和长线设备,公司提早进行采购,保证及时到达现场进行安装。 为有效规避合同延期到货带来的不利因素,浙江LNG项目在合同交货时间上考虑了充分的富余量,合同执行时,只要有滞后,采用各种措施进行督促,确保设备按施工节点要求到货。

另外,提前明确质量目标,质量管理硕果累累。据介绍,早在项目合同策略制定之初,就确定了“争创国家优质工程奖”的目标,并将这一目标量化为具体质量考核条款,纳入与承包商合同中。除第三方检验外,还采用聘请地方质监部门、监理平行检验等措施,严保材料、设备质量关。严密的质量管控措施效果,在后续的项目建设和验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项目四大单体分部、分项工程合格率100%,焊接一次性合格率≥98%,其中储罐工程荣获“2012年度全国化学工业优秀焊接工程奖”。浙江LNG码头工程被浙江省交通厅评为2010年浙江省码头类工程质量排名第一;码头工程设计成果获得2012年“省部级优秀设计奖”等在内的多个奖项。

三、提前筹划,抓住时机,创新模式省预算。通过亲自去采购、参与设计、施工现场摸索,不仅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LNG专业人才,同时,能为股东节省数以亿计的成本。2011年物价大涨,相较于上一年项目所需材料、人工费用涨幅超过30%,成本控制压力巨大。项目公司及早制订对策,根据不同设备采取不同的采办策略,在2010年中就基本完成了设备材料招标工作,巧妙地化解了物价上涨给项目费用控制带来的压力。

技术上攻坚克难三大亮点突出 每天节省100万元投资降低500万

中海浙江宁波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总经理贾士栋向记者介绍了浙江LNG一期工程中的技术创新和亮点。一是BOG回收系统:每天节省100万元。LNG是零下162℃下储存在大罐内,正常情况下会有蒸发现象,日蒸发率约为0.05%。借鉴其他LNG项目前期运营经验,项目投产早期,只能眼看着宝贵的清洁能源通过火炬白白地燃烧掉,看着让人心疼,特别是在调试期间,放火炬烧掉BOG不可避免。

贾士栋总经理介绍说:“如何解决这种浪费现象呢?善于创新的浙江LNG人提出了大胆的设计:在浙江LNG项目在BOG压缩系统后直接串联一台国产BOG高压压缩机回收系统,将BOG直接压缩至管网需要的压力外输给用户,避免了外输量较小时,大量BOG(蒸发气)不能冷凝成LNG外输的浪费。如果不创新,每天燃烧掉的BOG近25万方,约100万元/天。”据初步统计,自浙江LNG项目实现高压外输至今,已节约费用约2.7亿元。这在当前国内同类LNG项目设计上是首创,将为海油后续的LNG项目提供很好的示范作用。

二是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每年节约标煤90吨。从工艺优化及节能减排的角度出发,浙江LNG全体上下对此耗能单元动足脑筋,群策群力,厂前区行政楼和员工倒班宿舍超过1万平方米的建筑内采用地源热泵系统作为空调“冬暖夏凉”的调控形式。

地源热泵是利用水与地能(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进行冷热交换来作为地源热泵的冷热源,冬季把地能中的热量“取”出来,供给室内采暖,此时地能为“热源”;夏季把室内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中,此时地能为“冷源”。

采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与传统风冷热泵系统相比,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能够有效减少对一次能源的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每年节约的能源折合标准煤为90吨,并可减少221吨二氧化碳排放。如今,该项目已成为宁波市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

三是新型EGD(环境友好杀生剂)系统:投资降低500万。目前国内LNG接收站项目海水系统防海生物装置均采用电解氯化单元将天然海水转化为次氯酸钠溶液,大量研究资料表明余氯对海洋生物有一定的毒害作用,余氯的排放可能会对海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一些对余氯敏感的生物将可能死亡或停止生长发育,生物数量将会有一定的减少,生物的种类数也将由于敏感种的消失和趋避而减少。尽管目前各LNG接收站在设计该加氯系统时,对海水排海的余氯含量均有严格要求,余氯含量对海域整体而言影响范围有限,但对海水排放口附近海域仍然影响较大。

贾士栋总经理强调:“为适应当前国内外对水处理杀生剂的高效、无毒、环保的要求,公司专门成立了海水杀生剂研究小组,对新一代多功能水处理剂—EGD系统的可行性、经济性进行研究,将新型EGD系统应用于浙江LNG海水防海生物系统中。”与传统电解氯化装置相比,EGD既符合LNG接收站运营的要求,又能有效防止对海域环境造成污染,并能节省大量的运营费用。

项目接卸技术填补国内多项空白

浙江LNG项目首次接卸LNG,就为世界上最大型的Q-MAX型LNG船舶。首船卸料同时预冷2个储罐开创了国际行业的先河,而且仅用10天时间,就成功接卸首船21万m3LNG,受到中外专家的好评。取得了首船卸料试车过程中无中断卸料、无一起ESD联锁的好成绩。同时由项目公司独立自主完成了首船LNG对储罐预冷、卸料、存储,外输等操作,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