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制图姜宣凭
中欧贸易史上金额最大的贸易争端——中欧光伏案,经过双方艰苦、细致的谈判后“峰回路转”,达成最终的价格承诺方案。
27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等5家行业组织发表了《关于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的联合声明》。
避免被征47.6%的重税
光伏贸易摩擦案是中欧贸易史上金额最大的贸易争端。
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对此表示,中欧贸易额巨大,出现贸易摩擦是正常的,应理性看待,妥善处理。欧盟是中国光伏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通过对话与磋商解决光伏贸易摩擦,有助于维持一个开放、合作、稳定、持续发展的中欧经贸关系。
据悉,中国将避免在8月6日起被征收47.6%的高额关税,为光伏企业保住了重要的欧洲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声明中并未提及光伏出口价格和数量的承诺水平。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主任陈惠清告诉记者,最终谈判的价格控制水平不对外公布,而出口数量的配额如何在国内企业中分配,还在研究阶段,不便透露。但是,大多数企业对此是满意的,通过这样的贸易安排,企业能保持合理的出口份额。总体来说,中国还能保持住在欧盟60%的市场份额。
业界普遍推测,价格承诺应该在每瓦0.55欧元到0.57欧元之间。
光伏行业加速整合
出口数量一旦有了限制,国内企业会如何“分享”和“争夺”这为数不多的出口资源?
业内人士表示,在此方案下,企业间将出现更激烈的竞争,大厂对欧出货的下滑有限,但小厂将会出让更多的市场份额。
近期,国内光伏业利好消息不断,7月15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15年总装机容量达到3500万千瓦以上,就并网、电量收购、补贴等政策逐一细化,为分布式光伏项目、电站投资开发提供了多重保障。7月24日,中国开始对美韩的多晶硅征收反倾销税,增加国内不少多晶硅企业的市场信心,也为中欧的光伏谈判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为此次中欧谈判达成承诺增加了筹码。7月27日,中欧光伏达成价格承诺。
但业内人士提醒,在产能过剩没有根本改变的大背景下,国内的光伏产业还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处于加速洗牌和行业调整阶段。
“现在国内需求已经无法消化中国的光伏产能,未来10-20年内,产能需求不会有太大变化,但总体产能将缩减,最终保持相对平衡状态。”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认为,未来的市场格局会是,上游多晶硅企业数量大幅减少,形成5-6个多晶硅集团,中小企业淘汰;中游形成4-5个电池组件集团;而下游将有数量相对多的光伏电站建设、设计和运营企业。 据新华社、中广新华时评中欧光伏案
妥善解决印证合则两利
经过数周艰苦的谈判,用欧委会贸易委员德古赫特的话说,中欧终于就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一份“友好”的解决方案。至此,中欧发生贸易战的担忧得以化解,充分印证了商场上“合则两利”的那句老话。
在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期间,欧洲最早的光伏企业之一格尔利歇尔太阳能公司已申请破产。欧洲业界普遍认为,导致这家企业破产的直接原因是“欧委会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征收临时反倾销税导致欧洲光伏市场情况急剧恶化”。
与此同时,由于中国很多光伏企业都从欧洲进口原材料、部件、制造设备,因此这一贸易保护行为也将给欧洲带来“附加值”的减少。新协议的达成,令已建立密不可分合作关系的中欧业界松了口气。
当然,围绕光伏贸易展开的一系列争端也给中国光伏业敲响警钟。核心技术和市场“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势必受制于人。美欧对中国光伏出口产品举起“双反”利剑,对中国光伏产业形成了倒逼机制。业界应化危为机,更加注重内外市场平衡,并逐步在自主创新等方面培育新优势。 据新华社股市影响长期利好短期或难走强
中欧光伏谈判达成价格承诺,对光伏股会有什么影响呢?
成都资深股民老王认为,近期光伏股表现一般,该消息可能会对个股产生利好刺激,但在市场大势较弱的情况下,不太可能短期持续走强,但会利于该板块中的龙头企业,长期影响正面。
华西都市报记者朱雷白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