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春运背后的经济密码:区域发展仍不均衡

2013年02月25日12:11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经济总量 经济活力 经济社会发展 区域发展 发送旅客 游客接待量



制图:时圣宇

编者按:年年春运,春运年年。这场被称为当代世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有规律迁移,已经成为你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忙忙叨叨的一年下来,紧紧张张地设法回家,热热闹闹地团聚拜年,再风尘仆仆地返回工作岗位……而就在这习以为常的来来往往间,蕴藏着中国经济方方面面的密码。

过完元宵节,2013年春运渐近尾声。如何看待春运背后的中国经济?我们撷取了春运中的几个数字加以解读。

春运旅客总量逐年攀升

集聚效应,区域发展仍不均衡

今年春运期间,全国预计运送旅客总量达34亿人次,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全国春运期间旅客发送总量逐年增长。从2009年的23.2亿人次,2010年的25.41亿人次,2011年的28.53亿人次,再到2012年的31.58亿人次,年年攀升。从增长率来看,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分别为9.5%、12.3%、10.7%、7.9%,增速有回落趋势。

“春运,地球上最大的人类迁徙活动。”很多外媒如此形容。中国人为什么都赶着春节期间,挤破脑袋出行?最主要原因是回家团圆。除了学生群体以外,多数人离家远行都是为了工作。2月15日是春节放假的最后一天,各地前往上海、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的火车票较为紧张。可以看出,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才会吸引人流涌入。

春运的规模和流向反映出,我国的城市化之路上,大城市、超大城市的发展非常迅速,形成的集聚和带动效应明显,为上班族、打工族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反映出我们大城市集中度过高、中小城镇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

未来我们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要发挥中小城镇的经济活力,创造家门口就业的好机会,才能锁住春节人流。这或许也是解决大城市摊大饼式发展、拥堵等诸多问题的根本所在。

广东铁路发送旅客增长缓慢

“腾笼换鸟”,珠三角转型升级加快

截至2月24日,今年春运期间广东地区铁路共发送旅客约1763万人,预计今年发送旅客数与去年持平。近5年来,广东地区铁路春运期间发送旅客数分别为2008年1281万人、2009年1502.9万人、2010年1568.5万人、2011年1890.7万人、2012年1895.3万人。

从全国数据来看,铁路总体发送旅客数量分别为2008年1.96亿人次、2009年1.92亿人次、2010年2.04亿人次、2011年2.21亿人次、2012年2.21亿人次。今年春运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25亿人次,增长4.6%,也呈平稳增长态势。

此外,记者从广东省统计局获悉,2008年广东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696.46亿元,2009年39081.59亿元,2010年45472.83亿元,2011年52673.59亿元,2012年初步核算为5.71万亿元。

珠三角地区是“中国制造”的重镇,近年来广东地区春运期间铁路发送旅客数总量变化不大,显示过去拉帮结伙去珠三角打工的趋势正逐渐改变。

过去,贴牌生产、“三来一补”成就了广东的制造业地位,但是后遗症也很多,“腾笼换鸟”势在必行。随着低端加工产业的逐步外迁,打工大军不再像以前那样蜂拥而来,广东地区春运期间的铁路发送量自然保持平稳。

与此同时,近年来广东GDP从3.57万亿提升至5.71万亿,人没增加多少,经济总量仍在提高。这说明广东转型升级步伐在逐步加快,产业升级成效明显。

1   2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