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的突出矛盾根源于改革不到位

2013年02月22日11:39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经济社会 改革 迟福林

中国发展门户网2月4日讯(记者魏博)2月1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出版社在京联合召开“改革红利——十八大后转型与改革的五大趋势”新书发布会。中改院院长迟福林教授指出,我国过去30余年发展依赖于改革红利,经济社会的突出矛盾根源于改革不到位,未来改革的关键在于抓住国内需求潜力的最大战略机遇,以改革的最大红利,释放人口城镇化的最大潜力。

迟福林教授认为,经济领域的矛盾根源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缓慢。在投资消费的调整上,这些年,尽管决策层高度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但投资消费失衡的矛盾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甚至在一段时期内明显恶化,走向消费主导的进程长期滞后于社会预期。2000~2011年,消费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00年消费率为62.3%,当年消费贡献率为65.1%;到2010年,消费率下降到48.2%,消费贡献率下降到43.1%。2011年有所反弹,达到49.08%,但仍不稳定。与此相对应的是,投资率从2003年开始超过40%并持续攀升,2011年达到48.31%的高位,投资消费失衡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结构性失衡源于改革滞后导致的结构调整进展不大。以产业结构为例,第二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我国第三产业长期徘徊在40%左右,远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地区第三产业的比重;在工业内部结构中,重化工业等高耗能行业比重过高。2000~2011年,重工业比重由60.2%上升到71.9%,轻重工业比例长期维持在3∶7 。

迟福林教授指出,我国一些重大改革长期未能取得突破。改革“久议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破”的特征比较明显。一些社会予以高度期盼的重要改革,长期缺乏实质性的突破。例如,一些既定的改革攻坚久攻不下,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垄断行业改革等至今仍未有实质性突破;一些改革久拖不决,最为典型的就是收入分配改革历时8年,一拖再拖;一些改革决策长期难以落地,突出表现在非公经济发展的“36条”和“新36条”上,出台后难以得到有效落实。

相关阅读:

十八大后转型与改革的五大趋势

未来几年中国改革的行动路线与时间表

迟福林:2020年内需规模或接近百万亿元

迟福林:消费需求释放支撑中国未来10年7%~8%的增长

迟福林: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最大潜力

迟福林:明确人口城镇化转型方向 让农民工成为历史

迟福林:经济社会的突出矛盾根源于改革不到位

迟福林:改革突破可释放巨大的改革红利

迟福林:改革与危机正在赛跑

迟福林:改革红利释放需从五方面寻求突破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