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稳中有进壬辰龙
——《2012年统计公报》评读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 谢鸿光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统计公报》)如期发布了。《统计公报》中的这些数字和图表,如实地描述了壬辰龙年,面对世界经济普遍低迷复杂环境,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增长较快,经济结构有所优化,各项民生和社会事业稳中有进的境状。
一、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相比2011年虽继续有所回落,但仍明显快于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继续上升。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公布的预测数据,2012年世界经济增速预计为3.2%。其中美国为2.3%,欧元区为-0.4%,日本为2.0%。在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中,俄罗斯为3.6%,印度为4.5%,巴西为1.0%,南非为2.3%。
2012年,世界金融危机进入到第五个年头,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依旧脆弱,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持续存在。国际上,欧债危机仍然没有找到稳定解决的有效办法,欧元区大部分国家增长动力疲弱;美国经济虽有所好转,主要经济发展指标均好于预期,但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继续复苏的动力仍显不足;日本经济尽管存在震后重建的推动和2011年负增长基数较低的双重作用,但经济实际增长仅1.9%,经济发展前景乐观的理由不足;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成长显著低于预期,相比2011的相对快速增长,2012年新兴国家的经济增长动力普遍减弱。在如此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我国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及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实现了国民经济运行缓中企稳、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的总格局,实属不易。
二、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从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三大需求结构看,2012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1.8%,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4%,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资本形成高1.4个百分点,内需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从三次产业结构看,2012年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为10.1%,基本与2011年持平,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5.3%,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4.6%,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提高。
从制造业内部结构看,2012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2%,高于规上工业增速2.2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速9.5%,低于规上工业增速0.5个百分点,工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在逐步提高。
从区域经济发展结构看,2012年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和投资增速均快于东部地区,其中中、西部地区规上工业增速分别快于东部2.5和3.8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快于东部7.6和6.6个百分点。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有所增强。
三、农业生产喜获丰收
《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8957万吨,比上年增长3.2%,连续9年增产,连续6年产量超过5亿吨。
2012年农业生产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继续保持夏粮、早稻和秋粮全面增产,同时,棉花、油料、糖料、烤烟和茶叶等其他农产品也都实现了全面增产。二是粮食产量实现9连增,连续6年稳定在5亿吨以上的水平,表明我国粮食生产的基础得到加强。三是粮食生产结构进一步改善,玉米超越稻谷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品种。四是单产再创新高,全年粮食作物平均单产5299公斤/公顷,比上年提高2.6%,因单产提高对增产的贡献率达到80.5%,三大粮食作物单产均有增加。
农业生产取得的突出成绩与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基础密不可分。我国始终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发展农业的首要目标,近些年来中央一号文件主要聚焦农业,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扶农的政策措施,农业生产的技术投入逐年加大。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九连增,对于一个13多亿人口国家来说意义十分重大,也为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和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民生事业取得实在进展
《统计公报》以多组数据显示了我国民生事业2012年取得的巨大成就。
一是2012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26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1%,继续维持在较低水平。全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6261万人,比上年增长3.9%。表明虽然经济增幅有所回落,但就业形势总体平稳。
二是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比上年增长1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位数为7019元,增长13.3%。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21986元,增长15.0%。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快于GDP增长,同时,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速比城镇快1.1个百分点。
三是社会保障继续完善。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比上年末增加198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增加15187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增加6246万人。全年救助城市医疗困难群众666.4万人次,救助农村医疗困难群众1908.4万人次,资助1158.9万城镇困难群众参加城镇医疗保险,资助3915.1万农村困难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年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1%,1-9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出1717亿元,受益11.5亿人次。
四是农村扶贫成效显著。按照农村扶贫标准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989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339万人。
五、社会科技事业进步明显
《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我国各项社会科技事业取得积极进展。
在科技方面,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对公益性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深化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支持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着力建立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0240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97%。同时,全年受理境内外专利申请继续大幅增加,达到205.1万件,比上年增加41.8万件,其中境内专利188.6万件,占91.9%。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8.2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额6437.1亿元,比上年增长35.1%。
特别值得提及的是,2012年我国科技成就斐然。全年成功发射卫星19次,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实现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区域组网并正式提供运行服务,“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海试成功突破7000米。
在教育方面,继续坚持义务教育注重普及与改革深化相结合,高等教育坚持稳定数量、提高质量的基本方针,教育事业有新进展。2012年研究生教育招生人数达到59.0万人,在学研究生172.0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和全国普通高中分别招生688.8万人、761.0万人和844.6万人。
在医疗卫生方面,我国继续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步伐,全面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不断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继续完善社区卫生和农村卫生投入政策,支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等体系建设,各项事业都有新进步。2012年底,包括村卫生室在内的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计达到961830个,其中医院23005个,乡镇卫生院3712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3646个。与此同时,医疗服务人员也快速增长,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52万人,注册护士242万人。
六、劳动年龄人口首次下降
《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末,我国0-14岁(含不满15周岁)人口为2228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6.5%,人数比上年末增加123万人,比重与上年末基本持平。15-59岁(含不满60周岁)人口为9372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9.2%,人数比上年末减少345万人,比重比上年末下降0.60个百分点,这是在多年增长后的首次下降。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9390万人,占总人口的14.3%,比上年末增加了891万人,提高了0.59个百分点;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2714万人,占总人口的9.4%,比上年末增加了427万人,提高了0.27个百分点。
从抚养比的角度看,2012年,我国人口总抚养比为34.9%,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老年抚养比为12.7%,提高0.4个百分点,增幅与上年持平;少儿抚养比为22.2%,提高0.1个百分点,自1982年以来首次上升。
过去的一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又前行了一大步。新的一年,要坚持科学发展,坚持结构调整,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坚持改善民生,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