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中国发展门户网2月4日讯 (记者魏博)2月1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出版社在京联合召开“改革红利——十八大后转型与改革的五大趋势”新书发布会。中改院院长迟福林教授指出,我国过去30余年发展依赖于改革红利,经济社会的突出矛盾根源于改革不到位,未来10年,我国将面临内需红利、城镇化红利等新的红利,但无论是内需红利还是城镇化红利,都直接依赖于制度红利的释放程度。
迟福林教授认为,改革突破可以释放巨大的改革红利。从现实情况看,由于多方面体制机制的不完善,我国制度创新与制度完善的空间巨大。由此可以释放出巨大的红利。
以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为重点的市场化改革可以带来巨大的资源配置效率。有统计表明,2010年国有企业样本的收入利润率和资产利润率分别为5.67%、1.75%,而民营企业样本分别是6.05%和3.63%,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效率均低于民营企业。如果在打破垄断上取得重大突破,引入竞争机制,资源更多地配置到民营经济,配置效率将得到明显优化。这意味着,即便没有新增投入,随着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经济也能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也有学者估计,如果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速,通过消除利率双轨制把储蓄存款使用效率提高3个百分点,按2011年经济总量测算,GDP可以增加2个百分点。
迟福林教授表示,随着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变化,追求公平的改革可以带来直接的增长效应。长期看,公平与效率是持续稳定、相互包容的因果关系。高效率的发达国家也总是制度安排较为公平的国家,而低效率的发展中国家也总是制度安排不公平的国家。从我国实际情况看,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在生存型阶段,为了解决广泛的贫困问题,客观上需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但进入到发展型新阶段,公平与效率正相关系数大大提高。现实经济社会生活中制度不公平对效率带来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发展的新阶段,公平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释放效率、提高效率、放大效率,直接提高潜在增长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