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

2013年01月16日16:52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现代农作物种业 粮食 农业生产 农作物 工业化 发展

五、重大工程

(十九)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工程。建设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生物育种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改善科研基础设施条件。支持开展育种理论、方法、遗传机理等重大课题和现代育种、机械化制种、种子加工、质量检测等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推进农作物种质资源深度评价、材料规模化创制与利用,支持水稻、小麦、大豆等常规品种和马铃薯、甘蔗、果树、茶树等无性繁殖作物品种选育,全面提高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

(二十)商业化育种工程。支持和引导有实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改善育种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条件,建设育种研发中心、种子加工处理中心、品种测试体系和展示示范基地。支持企业开展杂交作物育种材料筛选、组合选配与测试、新品种试验示范,培育一批突破性优良品种。支持企业与优势科研单位建立科企合作平台,充分利用科研单位人才、技术、资源和科研成果,加快提升企业育种创新能力。

(二十一)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工程。加强国家级和区域级种子生产基地建设,支持主要粮食作物种子生产大县(场)和重要经济作物种子生产优势县(场)建设,配套建设一批大型现代化种子加工中心,形成相对集中稳定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种子生产基地。增加种子储备财政补贴,调动企业承担国家种子储备的积极性。在现有农业保险中,增加制种风险较高的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等种子生产保险。

(二十二)种业监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和完善一批农作物品种试验站、抗性鉴定站、新品种引进示范场、植物新品种测试(分)中心、植物品种繁殖材料保藏库(圃)以及品种真实性鉴定中心,形成覆盖不同生态区的农作物品种试验网络体系。建设和完善省、市、县三级种子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配备必要的检测设施设备,提升检测能力。强化基地、市场和品种管理,加强种子质量、真实性、转基因检测和检验检疫等工作。

专栏4农作物种业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

重大工程

重点项目

支持内容

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工程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支持育种基础理论、遗传机理等重大科学问题研究,整合作物种质资源学、功能基因组学等各种组学和育种学技术,指导育种技术创新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支持育种前沿高新技术、主要农艺性状基因资源和位点挖掘、新型育种材料与品种创制,建立原创性的育种高新技术和育种制种技术体系,加强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新品种创制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基础研究方面)

支持育种资源创新、常规育种技术研究与新品种培育,研究高效且符合我国国情的育种、繁种、制种、种子加工、储运各环节的共性关键技术并集成应用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

支持生物育种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农作物种质资源、农作物种业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

区域产业创新基础能力建设项目

支持生物育种领域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创新支撑体系建设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基础研究方面)

开展功能基因克隆验证与规模化转基因操作技术、转基因生物安全技术研究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基础研究方面)

筛选有价值的种质资源,支持遗传育种理论、方法及配套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开展现代育种、品种测试、机械化制种、种子加工、质量检测、疫情检测、除害处理及监测防控和种业管理等环节的共性关键技术、标准规范和配套装备研究与应用

种子工程项目(基础研究方面)

支持种质资源引进、保存与利用,以及农作物改良中心和分中心、育种及关键技术创新基地、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

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

技术计划(948项目)

支持境外优势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引进、保存、利用及外来有害生物检疫防控

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专项

支持种质资源保存、创新与利用,大力开展种质资源深度评价、创新、分发利用以及育种材料创制,开展出境种质资源查验与保护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项目

支持遗传育种理论、方法及配套关键技术等基础研究

商业化育种工程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产业化应用方面)

支持企业和科研单位加强产学研合作,构建农作物种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

生物育种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

扶持和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大型种子企业,形成我国农作物生物育种研发及产业化的重要平台和试验示范基地

现代种业发展基金

通过投资入股的方式支持企业开展兼并重组,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大型种子企业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品种培育方面)

支持有实力的种子企业创制一批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的突破性转基因新品种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品种培育方面)

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承担育种任务

种子工程项目(创新能力建设方面)

支持具有一定实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建设育种创新基地

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工程

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

重点支持国家级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在规划范围内建设区域性、规模化的种子生产基地

农业综合开发部门专项

支持农作物原原种、原种、良种繁育与加工基地建设

种子工程项目(生产能力建设方面)

在种子生产优势区支持集中建设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

种子生产保险补助

开展种子生产保险试点,给予保费补贴

种子储备财政补助

对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的贷款贴息、保管、检验、自然损耗及正常转商费用等进行补助

种业监管能力提升工程

种子工程项目(监管能力建设方面)

支持种子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和能力建设,在粮棉油生产大县建设新品种引进示范场

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品种试验)项目

支持开展国家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试验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项目

(种子管理方面)

支持基地管理、市场监管、新品种保护和转基因监管、检验检疫等方面工作

六、保障措施

(二十三)健全法律法规。加快研究修订种子法和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修订农作物品种审定、种子标签管理、农业植物新品种权侵权案件处理规定等配套规章。制定品种权转让交易、种子(苗)生产基地建设、基地认定保护等管理办法,以及植物新品种测试指南、新品种保护名录、品种试验规程、审定标准等规范性文件。探索建立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制度。完善覆盖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的种子标准体系。

(二十四)建立多元化投资渠道。加大农作物种业财政投入力度,支持种质资源开发、常规品种培育、关键技术及标准研发。建立现代种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开展商业化育种。支持种子企业参与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种子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合、入股等方式集聚资本,引导发展潜力大的种子企业上市融资。支持育种创新、种子生产加工等条件能力建设,改善品种测试、试验和种子检测条件。

(二十五)强化政策支持。对符合条件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的种子生产经营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经认定的高新技术种子企业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对种子企业兼并重组涉及的资产评估增值、债务重组收益、土地房屋权属转移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税收优惠。将种子精选加工、烘干、包装、播种、收获等制种机械纳入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加大对制种大县扶持力度,调动基层政府发展制种产业和农民生产优质种子的积极性。金融机构特别是政策性银行要加大对种子收储的信贷支持力度。建立种子物流快捷通道,铁路部门要优先保障种子运输。对企业引进的科研人才,当地政府要参照有关政策解决人员户籍问题。

(二十六)完善管理体系。加强国家、省、市、县四级种子管理体系建设,明确负责种子管理的机构,强化种子管理职能;健全管理队伍,强化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增强依法行政和公共服务能力;强化能力建设,保障工作经费,确保工作有效开展。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对种子管理机构进行综合考核,对管理人员实行岗位和业绩考核。强化品种管理,改进现有农作物种业科研成果评价方式,完善育种成果奖励机制,形成有利于加强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种子行业协会的协调、服务、维权、自律作用,规范企业行为,加强行业服务,重点开展种子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推进企业间、行业间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二十七)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工作协调组的作用,加强部门协调,密切合作,研究解决农作物种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各省(区、市)要依据本规划,制定本地区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细化各项工作措施。各级农业、发展改革、科技、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质检、林业等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规划要求。

   上一页   1   2   3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