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长谈幸福测度:没有GDP一定不会幸福

2012年10月24日11:14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测度 国家统计局 幸福指数 统计局局长 效率 人均GDP 小康 标准线 公平 人均可支配收入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介绍2011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图/CFP

马建堂表示,准确测度幸福是很大挑战,只有GDP不一定幸福,没有一定不会幸福

新京报讯 (记者李蕾)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日前在新德里第四届世界论坛上介绍了中国开展幸福测度情况。他表示,准确测度幸福是很大的挑战。22日晚,统计局官网公布了上述发言。

广东率先开展幸福测度

马建堂表示,在国家层面,国家统计局尚未正式开展幸福测度工作,但广东省通过两种方式开展了幸福测度的有关工作。

广东省去年发布了幸福广东指标体系,并将相关指标考核纳入政绩考核体系。据了解,该指标由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两部分构成。客观部分包括就业与收入、教育和文化、医疗卫生和健康、社会保障、消费和住房、公用设施、社会安全、社会服务、权益保障和人居环境共10项一级指标,48项二级指标。

主观部分为调查问卷,问卷中分设个人发展、生活质量、精神生活、社会环境、社会公平、政府服务和生态环境共7项一级指标,36项二级指标。每项指标设“很幸福、比较幸福、一般幸福、不太幸福、很不幸福”等5个等级。

在2011年度的调查中,广东省抽取了近7000户居民。

记者查阅今年6月发布的幸福广东主观指标体系评价结果显示,2011年广东群众对个人幸福感的总体评价为80.4分,总体达到“比较幸福”,但精神生活、生态环境、个人发展、政府服务、生活质量、社会公平和社会环境七个分项综合评分为76.7分,略低于个人幸福感总体评价得分。

对于广东幸福测度模式是否会推广至全国,马建堂未明确透露。他表示,幸福在很大程度上是哲学命题和主观感受,准确测度是很大的挑战,对此统计界和经济学界要十分清醒。

全国有两项类似测度

据马建堂介绍,目前国家统计局没有正式开展幸福测度工作,但开展了两项相似的评价测度工作,即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监测评价工作和发展与民生指数。

“小康”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概念,小康社会就是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的一个特定发展阶段。马建堂介绍,小康社会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共6项一级指标,23项二级指标。这6项一级指标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和谐程度、生活质量、民主法制、社会安全、文化教育、资源环境等。每年底国家统计局会发布上一年度的监测结果。

2011年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监测报告显示,2000年-2010年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提高了20个百分点。小康社会评价6项指标均有大幅提高,其中人民生活质量在11年间提高了28个百分点。生活质量的指标中包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人均住房使用面积、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等。

发展与民生指数主要测度中国的发展和民生状况,包括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文明、科技创新、公众评价等6项一级指标。

■ 相关新闻

“只有GDP不一定幸福,没有一定不幸福”

统计局局长马建堂称,需要超越GDP,而不是抛弃GDP

新京报讯 (记者李蕾)除了幸福测度外,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日前在第四届世界论坛上还表示,只有GDP,可能不一定幸福,但如果没有GDP,一定不会幸福。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数据显示,初步测算,前三季度我国GDP为35.348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近年来,我国GDP一直保持8%以上的增长速度。2010年中国GDP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也首次突破4000美元,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去年GDP和去年年末大陆总人口数计算,去年的人均GDP约为3.5万元。其中,北京去年人均GDP为8.0394万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约为1.2447万美元。按照世界银行划分各国贫富程度的标准,北京已经达到中上等富裕国家水平,超过了1.2276万美元的“标准线”。此外,去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03万元,占人均GDP的约40%。

马建堂表示,“我们需要的是超越GDP,而不是抛弃GDP。在GDP核算与幸福测度之间过于极端,可能是统计界和经济学界应该拒绝的。”

在本报此前的采访中,部分北京居民表示“不幸福”,月入7500元的上班族自称在北京没有安全感。

分析人士称,北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当于人均GDP的40%是偏低的,特别是考虑到中国的社会保障水平。同时,中国的财政收入连年高增长,远超GDP增速。

■ 专家说法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王天龙

“经济发展中需不断完善公共服务”

经济学上,幸福感是用货币来衡量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可支配收入越高,就应该越幸福。虽然现实中并不完全如此,但不可否认的是,收入水平是衡量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

幸福是个人感受不容易测量,官方推出这些指标和测度,也说明从只关注经济发展到关注民生上了。

广东开展了幸福指数的评价,我觉得是个很好的尝试。衡量一个国家的幸福感可以用GDP,衡量个人的幸福感我觉得个人可支配收入是个很重要的指标。从人均GDP到人均收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包括平衡税收和个人收入等。

从总量上看,要让人民越幸福,就应该想方设法增加GDP和可支配收入。因此,大力发展经济的政策是正确的。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完善一些公共服务,如国防安全、医疗、教育等,给国民一个稳定、安全的外部环境,这样有助于国民提高创造财富的效率。经济发展主要关注“效率”和“公平”的问题,从目前我国的发展阶段来说,“公平”相对滞后于“效率”。(李蕾)

■ 百姓感受

“幸福是一种感受不认同幸福指标化”

讲述人:王小姐(广告公司职员 29岁)

我理解的马建堂的意思大概是说,幸福得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这个我是赞同的。工资收入跟不上物价的上涨,我在北京工作不觉得幸福。对我来说,各项保障也都不完善,房子和孩子上学都是我要担心的问题,觉得未来很渺茫。

不从物质基础来说,我觉得导致我不幸福最关键的因素是,我对北京这个城市没有归属感。但是已经习惯在这个城市生活,又不想回去了,而且回去也不好找工作。

我觉得幸福是不能测量和调查的。幸福只是人心里的一种感受,怎么能够用硬性的指标调查呢。白岩松在书里说过,幸福不等于快乐。不认同把幸福指标化,这种调查也是没有意义的。

“幸福测度是对唯GDP论的一种反省”

讲述人:吴先生(公司白领 30岁)

我现在住在十几平米的出租屋里,每个月还要支付相当于我三分之一工资的房租;也买不起车。我平时不怎么买衣服,唯一的开销就是买几本书跟朋友吃饭喝酒,但还是没有攒下多少存款。出行的时候是最痛苦的,几公里的路坐公交车要半个小时。现在还好,虽然不是很满意,但是生活也还过得下去。一想到未来结婚生孩子、买房子就头疼。

我觉得幸福是不能测度的。有钱不一定幸福,幸福不一定有钱。我觉得别用什么幸福指数了,还是用生存指数比较好。看一下人类生存所需的必要条件,我们这个社会是否已经满足大家了。

幸福测度是对唯GDP论的一种反省吧。我觉得不是数字好看了,民生就改善了,生活条件是否变化大家能够亲身感受。(李蕾)

(原标题:国家统计局局长谈幸福测度)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