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中国消费疲软?李稻葵称统计局数据有误差
“中国经济结构已在改善”
晨报讯(记者 孙春祥)近几年,居民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在不断降低,这是国家统计局给出的结论,也是当前经济学界普遍认同的情况。但国内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昨日公开表示,“统计局数据有系统误差,中国经济结构已在改善。”
清华大学国际经济研究中心联合哥伦比亚大学Chazen国际商务研究中心等机构昨日在清华大学召开“中国开放新阶段高峰论坛”。李稻葵在论坛中发表主题演讲时提出,不管是媒体、学术界还是国外同行的评价,都认为中国经济的再平衡根本没有进展,甚至有人认为是在开倒车,这是不是真的情况,要用数据说话。
“统计局的数字告诉我们,中国的消费率在过去几年一直在下降,到2011年已经降到了33%的水平。然而,经过跟统计局的交流,我们发现,统计局在居民消费的统计上面可能存在系统性的误差”。
李稻葵认为,统计局消费调查样本的3万多家庭中,可能是中低收入家庭比例太多,因为高收入家庭不可能为了每年几百块钱的补助去把家庭几年来的每一笔账记下来,这就造成了对高收入阶层调查样本的短缺。此外,中国人在消费问题上一向比较谦虚,不太愿意多报自己的消费,因此哪怕是既有样本,家庭记录也并不靠谱。
“经过重新计算发现,中国居民真正的消费量占GDP的比重,事实上已经从2007年开始上升。”李稻葵表示,造成这种趋势的根本原因不在于短期刺激消费等政策的发力,而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逐步减少,带动工资率开始上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重上涨。
尽管在李稻葵看来,居民消费率并不像官方统计那样悲观,但他也同时认为,“短期内消费还不能对经济增长起到较大的拉动作用,中国必须加快制度方面的改革,才有希望在未来十年后,建立起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