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年内见分晓”
调结构做起来比较难
新京报:7、8月份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持续下滑的态势并未遏制,除了有外部经济环境不好之外,内在的原因是什么?
牛犁:整体的宏观经济面还在减速,所以政府微调的力度还在加大,例如近期披露的轨道交通项目等。
内因主要是重工业增速慢、企业经营困难,库存大,企业面临中长期去产能化的艰巨任务,结构性问题是根本性的问题。
2003-2008年经济扩张期积累了大量的产能。按说危机时期应该去消化这些产能,但是全球经济危机后,当时为了防止经济跌入谷底,我们又实施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等,把本来该淘汰的部分产能延续下来了,积累了更多的产能压力,调整起来更难。
这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人口红利开始下降,同时伴随着居民的储蓄率可能会下降,资本的积累、资本存量也要接近峰值的位置。从全要素贡献率看,技术研发进步缓慢,企业经营困难,亏损加大,很难拿出钱再去加大研发、科技创新。
因此,中国潜在增长水平是在下降的。另外,全球经济格局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中低端的需求在减少,中国的比较优势在丧失。所以现在我们迫切需要结构调整,技术升级换代,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盈利点。
新京报:你是否看到目前有结构调整的迹象?
牛犁:结构调整我们一直在全力推进,只是进展较慢。国家层面的调整和微观层面的实施确实有不同,做起来是比较难的。
国家层面的结构调整主要是三个层次:一是需求角度,原来我们更多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现在要慢慢转为消费、投资、出口三个协调拉动,或者说把消费补足,加大消费的比重。这些年,我们的投资率一直不断上升,消费率一直下滑,要根本改善有赖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老百姓的收入。
二是产业结构的调整。我们长期以来依赖工业或者说二产,现在要一、二、三产协调拉动,尤其是三产长期偏低的情况要调整。以前出台的政策很多都是支持工业发展的,很少是支持服务业的,哪怕是有些高科技研发企业拿到了优惠政策,但是拿到了地之后,还是去搞房地产,因为房地产比研发来钱更快。
三是要素结构方面变化,原来我们发展依靠投钱、投人,现在要更多加大技术研发。现在企业经营困难,但谁结构调整的好,能找到新的技术突破口,谁就先走出危机。国家要加大科技研发的整体投入,加大民生基础设施建设,不要再推动高耗能和产能过剩行业的生产建设。
一直以来我们科技研发经费占GDP的投入都是有目标的,但是基本上都没有实现过,包括“十一五”设定的指标也没有完成。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多少年来始终没有达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