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以酒为媒多产联动 扩大步伐借力发展

2012年08月28日11:07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酒礼酒俗 贵州白酒 发展深加工 酒神 贵州经济

以酒为媒多产联动

今年9月9日至13日,第二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将在贵阳举办,这是贵州省扩大开放的一项重要举措。

近年来,贵州省以更宽阔的胸怀、更积极的姿态对接中国、拥抱世界,树立了一个“多彩、开放、奋进”的贵州新形象;以兼容并包、兼收并蓄的姿态,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步伐,借助外力实现跨越发展。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以来,贵州先后举办了一系列扩大对外开放和大型招商引资活动。一是2010年12月央企招商,二是两次赴港招商推介,之后又赴粤沪川学习考察。

为了加大开放的力度和效果,2011年又相继举办了2011生态文明贵阳会议、首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暨中国·贵阳投资贸易洽谈会,承办了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全国工商联十届五次执委会和全国民营企业助推贵州发展大会等活动,成功引进了一大批项目,签署了一大批合作协议。

今年以来,贵州乘着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东风,与多个国家部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放的力度更大。

这些举措,在贵州都是史无前例的,其效果也是少见的。

今年上半年,贵州克服国际国内不利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增长稳定、投资增加、调整加快、活力增强、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均高于全国、高于西部。

贵州省委书记、省长赵克志向记者介绍说:“借助外力加快发展,就是要以更宽阔的胸怀、更积极的姿态对接中国、拥抱世界。举办这些活动的目的,就是树立多彩、开放、奋进的贵州新形象,以兼容并包、兼收并蓄的姿态,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宣传贵州声音,增进外界对贵州了解,增强贵州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2012年,贵州省定位于“改革开放年”。该省全面加强与兄弟省区市合作,积极承接海内外产业转移,主动融入成渝、对接珠三角,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成渝地区与贵州山水相连,到2020年将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以粤港澳为核心的珠三角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门户和三大经济引擎之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机制的建立和贵阳至广州两条陆路快速通道的建设,为贵州加快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提供了有利条件。

同时,深入推进资源配置体制、财税体制、国有企业、农村金融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实施支持微型企业发展的“3个15万元”政策,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积极推进扩权强县,逐步将省市两级的经济管理权限下放给县级政府,拓展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空间,提高县域经济比重。

贵州在扩大改革开放中,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

立足资源优势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重点推进煤电钢、煤电铝、煤电化、煤电磷“四个一体化”,对资源配置进行系统改革,建立和完善矿产、土地等资源配置招投标机制,促进资源优先配置到发展深加工和“一体化”的企业。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打造五张名片。第一张是白酒。贵州是酱香型白酒的主产区,“国酒茅台”享誉中外。该省充分发挥“国酒茅台”的核心竞争力,加快把茅台酒打造成“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把茅台镇打造成“中国国酒之心”、把仁怀市打造成“中国国酒文化之都”,到2015年,全省白酒工业总产值1500亿元,实现贵州白酒产业跨越式发展。第二张是烟。贵州不断提升“贵烟”品质,壮大品牌,扩大烟草行业整体竞争力。第三张是茶。“高山云雾出好茶”。贵州海拔高、空气净、污染少,茶叶质量优异。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全省茶园面积将达700万亩,茶叶加工企业增加至3000家,一批贵茶知名品牌将形成。第四张是民族医药。贵州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地之一,素有“夜郎无闲草,黔地多灵药”之称,着力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中药现代化生产基地。第五张是旅游。贵州山灵水秀,民族文化古朴多姿,红色文化积淀深厚,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该省进一步扩大旅游业开放开发力度,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贵州将以煤基新材料、硅系列、LED全产业链、特种合金、高端化学品等原材料产业为基础,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以航空航天、配套零部件等现有军工装备技术为支撑,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以新脱硫脱硝技术及装备等为载体,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以电子元器件生产与研发比较优势为依托,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增强发展的后劲和竞争力。

建设产业园区。工业化必须有载体和路径。贵州财政每年安排10亿元支持工业发展,主要用于园区建设。作为典型的喀斯特山区省份,贵州在园区建设过程中,从严控制占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尽可能向低山、丘陵发展,同步建设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黔酒复兴正当时

近年来,贵州省高度重视白酒产业发展,先后制定了《关于促进贵州白酒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意见》、《茅台酒原产地及赤水河上游地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实施方案》、《清水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贵州省白酒产业振兴计划》等一系列促进白酒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和指导意见,并颁布了《酱香型白酒》、《贵州米酒》等一系列地方标准。各白酒产业聚集地区也先后编制了本地区白酒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细则,对本地区白酒产业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分析、研究。

如今,在国酒茅台的引导下,很多二线老名酒开始复苏,新品牌也正在不断涌现。黔酒复兴之势正在兴起。

黔酒文化积淀深厚

贵州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粮食品类齐全,加之地处长江、珠江两大河流的上游,水质优良,自古多出佳酿,素有“酒乡”之美誉。

“于今好酒在茅台,滇黔川湘客到来。”贵州各族人民喜饮酒、善酿酒,酿酒历史源远流长。出土文物表明,早在商末周初,贵州便有了酒。史载,汉时贵州地区生产一种拘酱酒,汉武帝曾大为赞赏。宋代朱弁《曲淆旧闻》记有当时的200种名酒,而产于今贵州一带的“牂牁酒”和“风曲酒”已颇负盛名。元朝时,播州(现黔北一带)军民宣抚使杨汉英特贡仁怀酿制的烧酒,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嘉许。此后,每贡必有酒,茅酒飘香御苑。

元明以后,贵州酿酒的优良传统绵延不断。现今,有几十种贵州白酒获得过省优、国优及国际金奖。黔北赤水河被誉为“美酒河”,河畔酒企林立,名酒美酒数不胜数;茅台酒更享“国酒”之誉,“茅台美酒盛名扬,与众不同韵味长,风来隔壁三家醉,雨过开瓶十里芳”。

贵州美酒醉人,贵州各民族的酒礼酒俗更醉人,其情真意切、其别出心裁、其丰富多彩,显现着贵州人民的热情好客、真诚坦率和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坚守。姑娘酒、讨八字酒、栽花竹酒、鸡头酒、交杯酒、打印酒、送客酒、咂酒……酒俗酒礼之盛令人叹为观止。

侗族、苗族的“拦门酒”,极具情趣。有贵客到侗寨、苗寨,主人就在寨门口搭起牌坊彩楼,寨中的姑娘们身着节日盛装,到寨门外排成两行迎接客人,每个姑娘手里都举着装满米酒的牛角依次向客人敬酒。一牛角可盛一斤多米酒,如果客人不懂规矩,用手去碰牛角,就得将牛角里的酒全部喝下,三下两下,客人就会醉倒在大门外,故称“拦门酒”。所以,当姑娘们敬酒时,用不着客套,只需垂下或背着两手,仰脖伸嘴去接,这样,一个姑娘敬一口也就算过关了。

“送客酒”,则体现了生活在贵州的少数民族的热情好客与真挚情感。当你去黔东南一带的苗家做客,整日伴随你的就是苗家醇香的米酒。在你准备告别起程时,主人还会为你准备一次情意缠绵的送客酒。客人上路时,主人手持酒杯、酒碗,边唱边走,三步一首歌,五步一碗酒,其歌绵绵,其酒浓浓,惜别之情会令人热泪盈眶。

若是贵客离别,“送客酒”就更令人终生难忘。主人家会在铜鼓坪上踩铜鼓、吹芦笙,以此招来寨中男女老少加入送客队伍,寨老自会安排铺桌摆酒,人们也会自发前来为你唱送客歌、敬送客酒,还有人会为你披红绸,献上五颜六色的花带,将你送出寨门。这其间,歌不断曲,酒不停碗。出寨门时,主人还会劝你喝下最后一口酒,并在客人脸上彬彬有礼地盖上一个红色酒印或写上一个酒字,以此留下主人以及全寨苗胞的深情厚谊,然后主客才挥手依依惜别。

生活在贵州的少数民族,几乎家家都会酿酒。对于他们而言,酒绝不是一种单纯的饮料,而是贵州各少数民族丰富多彩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贵州各民族的生产、生活、社交等各个方面,酒,始终都是不可或缺的。

如诗如画的山水,辉煌灿烂的文化,食客云集之所,酒神徜徉之地。这就是黔菜源地、中国名酒之乡——贵州。

黔酒发展势头强劲

2011年,是贵州白酒产业加速发展的一年。在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贵州省白酒生产企业达到527家;白酒产量24.66万千升,同比增长47.57%,增速居全国第4位;实现工业增加值231.78亿元,同比增长27.9%,高于全省工业平均增速6.8个百分点;实现利税184.5亿元,同比增长60%;全省酒类出口实现大幅增长,出口货值达1.08亿美元,同比增长69.4%,酒类产品一跃成为贵州省出口货值最高的食品。

与此同时,该省牵头制定的《酱香型白酒国家标准》由国家标准委发布,奠定了贵州酱香型白酒在国内市场的地位。去年,贵州白酒企业技改投资规模超过100亿元,习酒、珍酒等一批白酒企业加大品牌投入,塑造品牌形象。如今,贵州白酒已有酱香型、浓香型、兼香型、米香型、清香型等多种类型,初步形成了高、中、低档的搭配格局。

为加快白酒工业的技改扩能步伐,贵州去年陆续组织实施了茅台酒每年2万千升、青酒每年1万千升、金沙回沙酒每年4000千升的生产扩建重点工程。同时,金沙窖酒、董酒、安酒、匀酒等传统品牌白酒生产企业的改制重组全面完成,存量进一步盘活,总量也不断做大。

去年举办的贵州省白酒产业发展大会,再次明确了该省白酒产业发展的新目标。即到2015年,白酒产量确保80万千升、力争达到100万千升,占全国白酒市场份额的10%左右;白酒工业总产值确保1300亿元、力争达到1500亿元;培育一批名优品牌,新增6至10个中国驰名商标和一批著名商标。到2020年,贵州白酒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0%。

同时,此次大会还确立了加快把茅台酒打造成“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把茅台镇打造成“中国国酒之心”、把仁怀市打造成“中国国酒文化之都”的奋斗目标,努力做到“未来十年中国白酒看贵州”。

未来十年中国白酒看贵州

为了实现“未来十年中国白酒看贵州”的奋斗目标,贵州提出了“白酒看仁怀,仁怀看茅台”的发展方略。

为了加快白酒产业发展,贵州首先致力于巩固和提升“国酒茅台”的地位,全力维护“国酒茅台”的声誉,支持和帮助茅台集团加快发展,巩固和提升茅台酒的国酒地位,确保到“十二五”末茅台酒产量达4万千升,茅台集团白酒产量达10万千升、力争12万千升,销售收入达500亿元,基本把茅台酒打造成“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把茅台镇打造成“中国国酒之心”,把仁怀市打造成“中国国酒文化之都”,带动全省白酒产业快速发展。

贵州深知,仅有一个茅台是不够的,全省酒业发展整体水平还亟须提升。该省提出坚持“酱浓并举、兼有其他”的发展方针,打造一批白酒特色品牌,做大做强白酒产业。未来,贵州将重点投资贵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8000千升/年生产线恢复改造项目、贵州青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增1万千升/年白酒扩建工程、贵州万众湄窖酒业有限公司新增1200千升/年湄窖基酒技改项目;实施安酒公司6000千升/年填平补齐技改项目、贵州鸭溪酒业有限公司恢复3000千升/年技改项目、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云峰酒业有限公司1000千升/年白酒扩建项目等一批名优白酒的技改投资;大力振兴董酒、金沙窖酒、鸭溪窖酒、平坝窖酒、湄窖、青酒、贵州醇、小糊涂仙等一批有发展潜力、市场前景较好的名优品牌,真正形成酱香型、董香型(兼香型)、浓香型及其他各种香型白酒共存和高中低档产品并举、大中小企业相结合的贵州白酒发展格局,提升“贵州白酒”品牌的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

“容天下人、卖天下酒”,“不求所有、但求所在”。贵州还充分发挥独特的环境、资源优势,吸引国内外白酒生产经营要素向白酒工业园区聚集,做强做大白酒产业。通过打造黔北地区(以遵义市和毕节地区为主)、黔中地区(以贵阳市和安顺市为主)、黔南地区(以黔东南州、黔南州和黔西南州为主)三个贵州白酒品牌基地,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

目前,三大贵州白酒品牌基地正在稳步推进。其中,仁怀名酒工业园区已有20多个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一期预计总投资36.75亿元;黔中平坝县白酒生态工业园区已有18家生产企业入驻,贵州平坝酒厂资产重组等工作已在进行;黔南地区基地,黔南州已制定了该州的白酒品牌基地建设规划方案,黔东南、黔西南州企业的技改扩能等工作也在实施中。

这一切,在“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上都将得以精彩诠释。

第二届(贵州)酒博会 招展工作进展顺利

本报讯 记者王新伟报道:由商务部、贵州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将于9月9日至13日在贵阳举办,目前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截至目前,已报名参展企业共计1301家,需标准展位4180个,已超总体方案规划3000个标准展位的目标。其中,境外企业638家,国内企业663家,参展商6505人。

采购商是展会的生命力,是展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截至目前,已报名参会的采购商达6109家、约13000人。其中,境内采购商6023家(外省3000家),境外86家,已落实进出口贸易签约项目4.3亿美元,国内贸易项目300亿元人民币(未含茅台100亿元)。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