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湛江钢铁获批始末:1986年筹划5次上报

2012年06月21日14:38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钢铁项目 钢铁联合 1986年 钢铁企业 钢铁行业 CSP生产线 中国钢厂 大型高炉 辅道工程 韶钢

先进生产力难以将“落后”生产力挤出市场,令当局审批新建项目时如履薄冰。湛江钢铁项目在争议中获批,凸显了中国钢铁行业结构调整之难

5月31日下午,宝钢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开工仪式在湛江东海岛举行,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和相关中央部委及地方政府官员悉数列席,与会嘉宾数百人,场面热闹。

这是一项浩大工程,设计产能1000万吨,投资696.8亿元,与2011年湛江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额相当。该项目与中(中石化)科(科威特)炼化项目一并,成为当地经济腾飞的希望。凭借钢铁、石化两大引擎,湛江市制定了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2.5%、到2016年将全市GDP提高至4000亿元的目标。2011年,湛江市GDP为1650亿元,在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中位列第九。

5月24日,激动的湛江市市长王中丙在国家发改委门前亲吻批文,现场照片随即被网络广泛转载,各大媒体竞相报道。

由于中国钢铁业产能严重过剩,舆论多对此时上马大型钢铁项目提出质疑,这不免令当事方承压。开工仪式当天,原定的媒体采访等多个环节被临时取消,《湛江日报》5月25日七个版的湛江钢铁项目专题报道电子版,如今也无法查阅。

漫长的筹划

开工仪式当日,东海岛龙腾村管委会的王平(化名)与很多同事一起,被召集来“维护秩序”。

王平称,为湛江钢铁项目服务的拆迁从2008年开始,目前已拆十余个村庄,搬迁1万余人,为项目一期腾出12.98平方公里土地。

《财经》记者在当地了解到,村民大多从事水产养殖和种植业,并无经商经验,拆迁后直接面临生计问题。很多村民希望钢厂早日建成,好让自己从中谋得一个饭碗。

这个愿望一度面临破灭。自拆迁、土地平整等一系列工程完成后,主体工程迟迟未能正式动工。一位村民告诉《财经》记者,前期施工用了不到两年,然后是两年多的等待。当地政府更为着急,除征地拆迁外,湛江市围绕钢铁基地的前期规划投入达160亿元,实际投入已超过10亿元。

湛江钢铁项目的筹划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1986年,冶金工业部筹划在广东建设大型钢厂,与广东省重工业厅等单位组成考察组,考察了湛江、珠海、大亚湾等地。考察组认为,湛江最适宜建设钢铁项目。

1989年,广东省政府正式向国务院呈报建设湛江钢铁基地项目的建议书,还专门批准设立了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支持湛江钢铁项目在东海岛落户。

随后,宝钢集团(现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宝钢)等大型钢铁企业相继到广东考察洽谈建厂事宜。但是,由于当时广东省主要领导的思路分歧,钢铁项目并未被列入广东省的重点日程。

进入21世纪后,中国钢铁工业进入快速增长周期。河北、山东迅速增长的钢产量令其他省份羡慕不已。广东的韶关钢铁集团(下称韶钢)重提建设湛江钢铁基地。

韶钢位于广东粤北地区,旁边的大宝山矿最多时只能供给三分之一的铁矿石,原燃料和产品的运输成本较高。因此,韶钢提出“出山入海”,即走出粤北山区,到海边发展。

2003年,时任韶钢副总经理冯炳文与时任韶钢董事长曾德新一道,就选址一事赴广东多地考察。按照最初的三个设计方案,韶钢或是自己建厂,或是与日本新日铁、韩国浦项等外资钢铁企业合资建厂,抑或联手广钢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广州钢铁)合建。但受广东省钢铁工业自身能力所限,三个方案均未获通过。

此后,韶钢考虑从省外吸引合作伙伴。2004年11月份,韶钢总经理周力飞赴上海,就湛江建设钢铁项目一事寻求与宝钢的合作。宝钢副总经理赵昆则表示,宝钢对湛江钢铁项目情有独钟,但是“宝钢要进来,必须控股”。

广东省研究后认为,湛江钢铁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拉动广东省西部地区的发展。

时任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明确批示:韶钢如果在沿海城市选点,湛江是理想之地。接着,时任广东省省长黄华华与时任宝钢董事长谢企华在京会面,双方一拍即合,决定由宝钢控股,建设湛江钢铁项目。

此后,韶钢逐渐淡出湛江项目谈判,广东省政府取而代之。

宝钢入局

今年1月正式上任湛江市市长的王中丙曾任广东省发改委副主任,从省政府到市政府,王中丙一路为湛江钢铁项目奔波。

他说,“一个项目,五次上报。项目核准之难,凸显产业转型之难。”

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钢铁行业遭遇低谷。行业主管部门下达限产令,希望借此稳定市场。但国有企业的限产不仅未达初衷,还为民营企业提供了生存土壤,小钢厂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发展起来。

随着市场的好转,经历了限产之痛的中国钢铁业迎来长达十年的爆发式增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1年,中国钢产量年均增速达到16.4%,比此前20年的年均增速高出10个百分点。

盲目扩张带来了一系列恶果。环保、能耗不达标的钢铁产能造成严重的污染和资源浪费。令政府更为担心的是,四处林立的高炉对原燃料需求日益增长,而全球超过70%的铁矿石海运贸易控制在三大矿商手中。在供需地位不平等的情况下,铁矿石价格逐年高涨,中国钢厂成了三大矿商的“打工仔”。

中国政府决定通过行政手段控制钢铁行业产能,2004年的“铁本事件”成为那轮整顿的标志性事件。2005年,国务院出台《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就行业布局、兼并重组、淘汰落后提出一系列指导方针。

行业主管部门希望,宝钢入粤建设湛江钢铁,在实现中国钢铁工业向沿海转移的同时,亦能通过“产能置换”帮助广东省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升级,同时重组韶钢和广州钢铁。

为全力支持湛江钢铁项目,广东省提出淘汰1000万吨小钢铁,实施广州钢铁环保搬迁,建设湛江钢铁的整体方案。

2008年3月,湛江钢铁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路条”,即允许开展前期工作,条件是宝钢要重组广州钢铁和韶钢。在省长黄华华主持下,广东省政府与宝钢就宝钢、韶钢、广州钢铁共建湛江钢铁,以及宝钢重组广州钢铁、韶钢分别签署了意向书。

但是,2009年8月,国家工信部部长李毅中提出“三年不要再建新项目”。他指出,中国钢铁产能已经过剩1.9亿吨,同时还有5800万吨在建, “这样下去,中国的钢铁工业是没有出路的”。

一时间,本该启动主体工程建设的湛江项目再次陷入僵局,获批遥遥无期。

以旧换新

项目搁置之际,原有方案悄然生变。

在获得国家发改委前期工作批复后,宝钢与广东省政府于2008年6月28日挂牌成立了广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广东钢铁),计划以此作为湛江项目的建设主体。

该公司注册资本为358.6亿元,由宝钢、广东省国资委、广州市国资委三方合资成立。

其中,宝钢以现金出资286.88亿元,持股80%;广东省国资委以韶钢当年5月31日财报净资产45.7亿元出资,占12.744%;广州市国资委则以广州钢铁26.02亿元国有净资产占股7.256%。

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6月25日,宝钢集团首次注资80亿元,余额交付期限为2008年12月31日。而韶钢、广州钢铁方面的资产评估工作规定于2009年5月31日前完成。

此后,得益于国家4万亿救市政策,国内钢铁企业纷纷走出低谷,这也导致了重组三方对资产评估产生严重分歧。

最大的问题出自广州钢铁。知情人士透露,广州钢铁的发展一直受到地域限制。该公司曾计划选址南沙建设500万吨以上规模的新厂,但因省政府力保湛江项目而夭折。迫于环保压力,广州钢铁停掉焦炉,生产所用的焦煤全靠外购,成本高企。

同时,广州钢铁的装备较为落后,300多立方米的高炉和40吨转炉属于国家淘汰装备之列,产品附加值不高。此外,广州钢铁资产状况不佳,旗下的珠江钢厂负债超过100亿元。深谙重组之道的宝钢在调查之后,明确表示不愿接手。

相比宝钢,广东省推动湛江项目上马更为急迫。2009年11月27日,广东省发改委主任李妙娟曾公开表示,湛江钢铁项目符合钢铁产业政策,应按流程加快推进。

接近交易的人士向《财经》记者称,宝钢不愿填广州钢铁这个窟窿,但碍于就重组一事已经许诺广东省,便主动提出采取折中方案:给予广州钢铁一定资金用于安置职工,广州钢铁于2015年前逐步退出市场。“实际就是宝钢用钱买了广州钢铁的产能指标。”

2010年5月,广东省发改委和广东钢铁联合举办通气会,正式公布《广钢环保迁建方案》。广东省强调已按此前批复的条件淘汰1000万吨钢铁产能,还将继续淘汰广州钢铁及韶钢落后钢铁产能,累计淘汰产能将达1500万吨。广东方面强调:湛江项目采取的是淘汰落后、减量置换的策略,并非新建产能,因此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宝钢副总经理赵昆在会上表示,在三年左右的过渡期间,宝钢和广东钢铁将加大对广州钢铁的扶持力度,确保该公司州钢铁的正常运营。

当时,湛江项目中,投资32亿元的配套球团项目已建成投产,拆迁、场地平整等工作基本完成。湛江市亦展开围绕钢铁基地必要的配套项目,先后开工建设鉴江供水枢纽工程、茂湛铁路、湛江疏港公路、东海岛迈旺至东简220千伏供电线路工程、东海大堤两侧辅道工程等项目。

宝钢的动作则略显谨慎,认为国家没有正式批文,主体项目无法动工,不如在重组方案上寻求变动。

2011年4月,宝钢正式提出,修改三方于2006年签订的重组意向书,由宝钢独资筹建湛江钢厂。这一要求获广东省同意,条件是分五年给予广州钢铁50亿元。同时,广东省政府用韶钢51%的股权换取宝钢湛江项目10%的股份,宝钢以技改名义一次性注入韶钢18.3亿元。

此外,宝钢还将拥有珠钢的CSP生产线,并计划将其移至韶钢,与后者的转炉匹配。

当年4月18日,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金80亿元,全面接管湛江钢铁项目。

变动后的新重组协议于去年四季度达成。广东钢铁完成撤资。工商资料显示,广东钢铁已于今年3月21日更名为广东宝钢置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5亿元。

4月,韶钢正式更名宝钢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成为宝钢控股子公司。宝钢已派执行董事进驻韶钢,新重组方案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

优难胜劣

进入2012年二季度,一直威胁着全球经济的欧洲债务危机进一步恶化,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回落迹象也愈发明显。5月11日,中国4月份经济运行数据发布,主要指标均呈下行趋势。在此前后,中国政府正在酝酿新一轮救市计划的传闻也达到高潮。

5月26日,国家发改委宣布核准首钢迁钢、广东湛江和广西防城港等一批重大钢铁建设项目,总产能超过2000万吨,总投资超过1500亿元。

此举立即被解读为救市计划的一部分,并引发争议。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钢铁行业全行业亏损,行业销售利润率跌至负数。今年1月-4月,钢铁行业销售利润率仅为0.1%。

质疑者认为,如此糟糕的业绩正是多年来中国钢铁盲目扩张的结果。目前中国钢铁产能超过9亿吨,其中符合正规审批手续的不足一半。在违规产能尚未清理,淘汰落后难以进行的情况下,为如此大规模的新项目开绿灯实属雪上加霜。

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巡视员李忠娟坦言当前行业调整陷入进退两难。批准湛江、防城港这类的布局调整项目,已经过剩的产能将进一步扩大。但不批,钢铁产业的布局调整难以完成。

从生产布局看,中国钢铁业布局整体“北重南轻”。作为钢铁消费大省,广东市场钢材自给率仅为40%,大部分钢材需从省外调入或进口。而环渤海地区钢铁产能超过3亿吨,几乎相当于中国钢铁整体产能的三分之一。

国家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长骆铁军表示,环渤海地区消费的钢材只有当地产量的一半左右,大部分要向部分华东地区和中南地区运送,相当不合理。 按“十二五”钢铁规划思路,环渤海圈未来将进行减量调整,东南沿海钢铁基地建设则继续推进。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表示,“十二五”时期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关键时期,解决中国钢铁行业的过剩问题,最终还是要通过市场手段,用先进产能淘汰落后产能。“要在发展中解决行业的问题,如果不上先进产能,怎么淘汰落后产能?”

但从多年来钢铁行业的发展轨迹来看,仅凭市场手段,先进产能难以将落后产能挤出市场。由于利益导向不一致,中国无法统一执法标准,导致各地钢铁企业间的税收、环保等成本要素差异较大,部分落后产能具有不可比拟的成本优势,甚至有企业能够在全行业亏损时独善其身。

河北一家民营钢厂负责人称,公司从今年初开始采购品位不足50%的低品位矿石直接入炉。这在大型钢厂是不可想象的,低品位矿石必须与高品位矿石混合配矿,才能满足先进的大型高炉对于原料的苛刻要求。

该负责人称,用低品位矿一方面可以大大压缩成本,另一方面能够在恶劣的市场环境下适当减产,因为低品位矿石会降低铁水产量。在年初全行业陷入亏损,大型钢厂赔本生产之际,这家民营企业仍然能够保证吨钢100元左右的盈利。但是,使用低品位矿石,污染物排放和能耗也会增加。

《财经》记者获悉,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环保部、财政部等多部门正联手制定方案,进一步规范市场竞争环境,提高行业门槛。

就湛江项目本身而言,其定位于高附加值的板卷产品,目前该类产品大部分通过环渤海地区钢厂通过海运输入广东。相比北部地区的钢厂,湛江钢厂更加接近市场,贴近澳洲矿石产地,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分析人士指出,一旦湛江项目建成投产,很可能将现有的几百万吨环渤海钢厂产品挤出广东市场。

截至2011年底,宝钢拥有540亿元现金、价值440亿元的流动性金融资产。对湛江项目而言,宝钢强劲的财务状况是其最好的背书。

本刊记者鲁伟、实习生何加晋对此文亦有贡献

【作者:《财经》记者 李岩 】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财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