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汪时锋
一季度中国的经济增速放缓到8.1%,显现的是政府主动调控的结果。
在一系列政策收缩和调控下中国经济增速仍能保持高位运行,这样的经济韧性可能使政府更有信心用短期增速适度放缓换来长期增长质量的提升,同时在政策出牌上可能不寻求大变,而是在前瞻观察上适度预调、微调。
内生增长潜力强
在一季度数据发布之前,很多市场分析已经预见到经济增速的回落,最终的8.1%虽然稍低于市场预期,但也不是一个低增速。
而且,一些细部数据已经显现经济二季度出现反弹的可能。
第一个依据是工业生产已经出现了季度性回暖征兆。一季度日均发电量是126亿千瓦时,比去年四季度增长1.6%。粗钢日均产量191万吨,比去年四季度日均产量增长12.4%。
第二个依据是“去库存化”调整有望步入结束。
由于去年四季度中国已经开始了库存调整过程,按照库存调整一般持续6个月的周期规律,二季度企业库存投资有望恢复,也能保证投资稳健增长。
第三个依据是中国投资稳健,仅需保持稳定就能维持高增长。这可以理解为三个特点,一是投资本身十分稳健。一季度,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786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9%,虽有下滑但仍处于高位。其中,基建投资呈现负增长、第三产业投资增速萎缩明显受到了政府项目撤出、房地产调控等主动调控的影响,但反映经济内生增长的制造业投资高达24.8%,与房地产一道同为经济引擎的汽车行业投资增速高达38.6%。
第二个特点是投资潜力巨大。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第二年,一些重大项目在陆续开工,保障房建设在稳步推进,民间的资本活跃度也还是比较高,今年的投资还有可能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投资的新开工项目增长速度达到23.0%,处于高位。
第三个特点是企业自筹资金良好对冲了信贷收紧。一季度投资到位资金中,来自国内贷款的部分因信贷收紧增速只有5%,但企业自筹资金增速高达26.7%。债券市场在一季度爆发显现资金面仍较为充裕。
微调或不涉货币政策转向
由于一季度经济主要是政府主动调控的结果,市场也关心政府下一阶段的政策动向。
在周五发布数据的同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对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作了部署,指出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强总需求管理,及时预调微调,进一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货币政策要兼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更加注重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合理资金需要。
会议中“加强政策储备,预留政策空间”的提法也引起了市场的关注,这或许显现了政府判断经济仍然稳健,不盲目再次动用刺激政策,而是希望采用静观其变、未雨绸缪的态度。
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对记者表示,这样的表态意味着,宏观调控政策的运用要按照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中求进”的方针,而且从目前情况看,可能还不宜转向大动,而是以加强宏观政策的预调微调为主。
光大银行首席宏观分析师盛宏清认为,“加强政策储备,预留政策空间”在货币政策方面的表示,可能体现为短期内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时间窗口会往后延。
未来的政策预调和微调可能会充分显现针对性和结构性调控的特点。一方面,政府已多次表态认为,一季度中小企业生产的经营困难加重。未来除了确保国家重大在建续建项目资金需求、对有还款能力的地方项目继续予以支持来防止资金链断裂外,盛宏清认为,货币政策的重心会放在信贷上,多增加信贷投放,尤其是偏向资金紧缺的中小企业。
另一方面,结构性调整上绝不放松。此次会议强调,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绝不让调控出现反复。
在其他结构性改革方面,政府步伐可能加快。胡迟对记者表示,近期中,中国金融改革已经迈开了步伐,一个是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一个是深圳研究通过了《改善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系列配套文件,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还应当继续加大结构调整的步伐,推动经济早日转型,为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