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由大到强路径
“十二五”是中国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国,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强化自主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快形成新竞争优势,建设转型升级新载体,不断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总的来说,就是要“以新求进”。
其一,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走创新驱动、内生发展道路。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关键是要使企业真正成为“三个主体”,即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发展的主动权,最根本的是靠科学技术,最关键的是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跨国公司相比,我国企业不仅在研发投入占比方面低于跨国公司,在研发投入总量上更是远远落后。比如,2010年微软公司研发投入达86亿美元,英特尔公司84亿美元,而我国当年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全部研发经费仅737亿元,约合113亿美元。要着力引导企业增加投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健全由企业牵头实施应用性重大科技项目的机制,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还要发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核心引领作用,结合实施产业发展规划,以核心装备、系统软件、关键材料、基础零部件等关键领域为重点,组织实施重点产业技术创新工程,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在关键领域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绝不是要封闭发展,而是开放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要把本土企业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战略导向和主要目标,通过境外并购、技术合作、建立海外研发机构、吸纳国际科技人才等一系列措施,有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以此掌握产业和技术发展的主动权。
其二,重视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等新型业态。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等同样重要,必须高度重视商业模式创新在制造业发展中的作用。美国苹果公司今年2月10日市值达到4560亿美元,超越埃克森美孚(4020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甚至高于微软(2567亿美元)和谷歌(1989亿美元)的市值总和。苹果公司的成功并不因为技术创新上的重大进展,而得益于商业模式的创新。苹果公司突破了以往电子产品单独作为商品出售的模式,通过自建的iTunes平台开创了全新的“终端+软件+应用+内容”的商业模式。就中国制造业而言,商业模式创新的空间广阔,要加快发展节能环保领域的合同能源管理、现代废旧商品回收再制造、各种基于制造的专业服务和增值服务等。
从发达国家制造业近年来的发展特点来看,制造业同服务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正在转型为某种意义上的服务企业。服务型制造已成为制造业增加值的主要来源,其发达程度成为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全球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应将服务型制造作为推动我国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重要着力点,加快构建服务型制造的产业技术体系,突破关键技术,鼓励探索新模式和新业态,培育现代服务型制造企业,实施服务型制造示范工程,加快推进制造业服务化。
其三,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制造业,夯实实体经济基础。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实现二者协调发展。近年来,我国以制造业为代表的部分实体经济受到冲击,不少实体企业的经济活动转向房地产、民间借贷等领域,一些民营经济发达地区甚至出现了虚拟经济火爆、实体经济弱化的局面。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制造业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产品技术层次低、落后产能规模大、垄断行业进入难,加之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涨,导致投资回报率偏低。要改变这一局面,不仅要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的环境,更要靠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要加大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提高制造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盈利水平;实施结构性减税,切实减轻制造业企业的税费负担;放宽与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扩大民间资本投融资渠道;创新模式和方法,采用政府引导性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多种方式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制造业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使其成为推动制造业发展新的资金来源。
其四,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加强统筹规划,聚焦发展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门类多、涵盖领域广,产业发展存在一定差异性,有的仍处于技术储备和开发阶段,有的已进入到产业化阶段。要加强统筹规划,明确发展时序,选择最有基础和条件的领域作为突破口,集中优势资源,突出发展重点,促进率先发展。要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自主发展水平。战略性新兴产业最主要的特点是新兴科技的突破及与现有产业的不断融合。
从我国的航空、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产业发展现状来看,如不高度重视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就难以实现从以消化吸收引进技术为主的跟随性技术创新模式向以自主创新为主的领先型技术创新模式转变。如果没有自主创新的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无源之水,抢占未来产业科技制高点的战略意图更无法实现。因此,当前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是放在技术创新和研发设计上,放在技术工程化、产业化上。组织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和应用示范工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进资源整合,强化创新品牌和服务,培育和壮大一批具有核心竞争优势和产业链整合能力的龙头企业以及具有专精特新特征的专业化企业和“小巨人”企业,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
其五,建设新型工业化基地和园区,形成制造业转型升级新载体。坚持把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加快推动制造业布局向集约高效、协调优化转变。实践表明,产业集聚能够强化专业化分工、优化生产要素配置、降低创新成本,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世界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许多制造业强国都有强大的产业集聚区作为支撑,如美国五大湖地区的汽车产业集聚区、西雅图的航空产业集聚区、硅谷的IT产业集聚区;日本的京滨工业区、阪神工业区、九州半导体产业集聚区;德国的慕尼黑高科技产业区、法兰克福化工产业集聚区等。这些产业集聚区不仅是国家重大产业布局的重要承载地,也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要积极推动以产业链为纽带、资源要素集聚的产业集聚区建设,引导企业和各种创新要素向园区和基地集聚。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进一步提升集约化水平,切实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行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使其真正成为全面体现新型工业化要求、引领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其六,推进重点领域体制改革,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当前中国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有些和发展阶段有关,也有不少是由体制机制不合理造成的。只有消除了体制机制障碍,才能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铺平道路。“十二五”期间,要加快重点行业体制改革,形成兼顾规模经济、竞争效率、便于监管的产业格局。此外,还要通过有关战略和规划的制定实施,积极提升开放型经济质量和水平。如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支持国内优势制造业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鼓励在境外发展资源初加工产业,支持自主品牌在境外商标注册等。□(作者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