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受访人: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
粮食连续丰收、工业品消费供给略大于需求,是物价稳定的重要基础
物价正由结构性上涨向成本推动型上涨转变,物价总水平面临全面上涨压力
要化解物价上涨的长期压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是必然出路
记者:国家统计局表示,1月份物价上涨具有明显季节性特点,如何理解季节性因素对物价水平和百姓生活的影响?
姚景源:春节所在的月份,食品、交通、旅游、烟酒、服装等消费需求特别旺盛,必然带动相关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对月度发布的CPI数据产生较大影响。
此外,我国目前气温普遍低于常年,这种由于低温引起的季节性因素也会对物价上涨造成一定影响。因为低温对蔬菜、鲜果等的生产和运输不利,会影响这些商品的供应,从而造成价格上涨。春节过后蔬菜价格依然偏高就说明了这一点。不过季节性因素对物价的影响是暂时的,特定季节之后其影响会消失,大家对此不必过分担心。
记者:尽管CPI涨幅反弹,但PPI涨幅却继续回落,这说明了什么?
姚景源:PPI是反映物价变化的先行指标,CPI是反映物价的滞后指标。一般来说,PPI会在一段时期后向CPI正向传导。也就是说,当前PPI涨幅回落,会导致今后一段时期CPI涨幅回落。当前,PPI涨幅已经6个月持续回落,反映出我国工业增速在放缓,这会减轻CPI上涨压力,有利于物价总水平稳定。
从当前及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看,我国将存在两个保持物价总水平相对稳定的物质基础。一是粮食生产连续8年丰收,粮价稳,百价稳,我国粮食储备已经超过40%,远远高于17%至18%的国际粮食安全警戒线。二是工业品消费将长期保持总供给略大于总需求的市场格局,充裕的商品和充分的竞争将维持工业品价格的相对稳定。
综合看,今年物价涨幅会低于去年,全年物价总水平将保持基本稳定,但是物价上涨的压力依然存在,不能掉以轻心。
记者:物价上涨压力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姚景源:前几年我国物价上涨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特点,即食品价格明显上涨,其他商品和服务价格保持基本稳定。但是目前,物价正在由结构性上涨向成本推动型上涨转变,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本等要素价格全部上涨,使全社会物价总水平面临着全面上涨的巨大压力。
此外,国际上原油、铁矿石等主要大宗商品价格依然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这种输入型通胀压力也将长期存在。
记者:国家发改委从2月8日零时起,调高了成品油价格,这对物价有什么影响?
姚景源:油价上涨直接的影响是交通价格上涨,驾车交通成本增加。但其间接影响更大,成品油价格上涨会增加各种商品的运输成本,进而间接推高这些商品价格,一定程度上造成全社会物价普遍上涨。
记者:面对这些将长期存在的物价上涨压力,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姚景源:一般来说,面对要素成本上涨,生产企业有三种选择:一是直接提高产品价格,但这会影响销量,减少企业总体利润;二是维持产品价格,但这会缩小企业利润空间,也会减少总体利润;三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维持价格不变的同时降低成本,抵消要素投入上涨的影响。
因此,从根本上来说,要化解长期存在的物价上涨的压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是必然出路。广大企业只有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减轻对土地、资源、劳动力等投入的依赖,降低要素成本上涨的影响,共同打造物价稳定、消费活跃的市场环境,实现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进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