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车治理18年日益艰难 部分地区越治越超标

2011年10月02日14:44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公车改革 公车使用 公车消费 治理研究 公车司机 超标 公车私用 三分之一 公务用车 公务车

2010年10月13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政府机关一位司机展示“公务车”标识。张国荣 摄

背景

最近有关公车治理的报道再次引发国人关注。据新华社等媒体报道,9月23日,反腐倡廉专项治理工作汇报会透露,今年全国党政机关共发现违规公务用车17.26万辆。

此前,9月20日,中央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三次会议,审议党政机关违规公务用车处理办法。与此同时,全国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登记自查工作基本结束,全面进入纠正处理阶段。

2011年9月30日中午12点至12点半,北京北二环中轴路钟楼北桥北的十字路口,半小时之内累计通过各种明显公务车牌照的车达17辆。长期关注公车改革的全国人大代表叶青感叹,公车改革阻力确实不小。

我国的公车改革始于1993年,几经波折,延续至今。有学者表示,我国公车治理近18年,尽管收效明显,却日益艰难,部分地区甚至有越治越多、越治越超标的趋势。这无疑值得各方深思。

为此,记者就公车治理难的根源和出路进行了深入采访。

治理多年,越治越难?

针对最新公布的全国党政机关共查出违规公务用车17.26万辆的情况,有业内人士和民众怀疑,是否还存在更多没有查出来的公车违规使用情况。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党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总量已超过200万辆,每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接近2000亿元。这还不包括超编配车及医院、学校、国企、军队等用车耗费。每年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增长率为20%以上。

我国公车规范化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1988年10月,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发布《中央国家机关汽车配备标准的规定》,对公务员配车标准规定为:正部级干部配专车,副部级干部不配专车但保证工作用车。

199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曾联合颁发《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明确规定:“部长级和省长级干部按一人一辆配备专车,现职副部长级和副省长级干部,保证工作用车和相对固定用车。”这一规定之后被业内外公认为拉开我国公车改革序幕。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领导干部职务消费的要求,将公车改革纳入其中。当年中纪委二次全会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积极稳妥地进行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和公务员福利制度改革工作”。之后从2005年至今,国务院下发的当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实施意见中,探索公车改革试点每次均被列为重要改革内容。

然而时至今日,改革进程依旧阻力重重,成果与公众期待相去甚远。

以北京市为例,今年8月15日,北京市44个部门公开“三公经费”。媒体调查发现,各部门“三公经费”中,公车花费所占比例最大,大多占七八成左右。2011年各部门公车消费中车辆运输养护费普遍提高,平均每车每年运养费用在3万元左右,费用最高是北京市安监局,车均运行维护费达4.89万元。尽管各相关部门都对公车费用“偏高”进行了深入说明,但各界质疑的声音仍不绝于耳。

1   2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