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近年来,我国企业公益意识不断提升,参与公益热情不断高涨。作为公益事业最重要的参与主体之一——企业,对公益活动参与究竟如何?我国又该如何引导企业参与公益呢?
相比于国外,国内企业公益事业受到法律法规配套滞后、企业公民意识偏弱等因素影响,还处于相对初期的阶段。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和零点调查公司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国内企业公益事业尚处在起步阶段,企业公益指数得分仅为44.0分,处于“不及格”状态。
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经济学家汤敏认为,我国企业公益事业不仅规模过小,而且从事公益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上都还存在不足。具体表现为企业缺乏公益战略部署,缺少系统、固定的公益计划;企业公益行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与公益慈善组织缺乏合作。
企业公益关注面过窄,集中关注扶贫、救灾和教育援助
调查发现,从公益事业关注的广度上看,国内企业公益投入领域多集中在扶贫、救灾与教育援助领域。与国外相比,国内企业对环保、健康等领域关注还偏低。
可喜的是,随着国内企业公民意识的提升,部分企业已经开始设立或者参与一些基金会,从而更系统、更广泛地关注公益事业的方方面面。而在这方面,一些国外企业则更为成熟。比如日本丰田公司,从1989年就开始进行有关生物事业的基础研究,主要是以农业生态为主要研究对象。2001年,丰田成立了一个与汽车毫不搭界的部门——生态绿化事业部,从2001年开始启动了“中国首都圈环境保护示范基地”的工作。在参与河北丰宁小坝子乡的治沙工作中,与简单捐钱、植树做法不同,丰田规划并实施了一个总投资约3300万元、长达10年的水土改造计划。通过10年的不懈努力,该项目共植树造林45000亩。
汤敏认为,现在不少企业成立或者参与一些基金会,开始更广泛地关注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还有部分企业利用自身的资源与技术优势,从事一些非营利性的活动,这都是积极的变化,但总体上仍然规模偏小。
部分企业捐赠之后不再关心款物去向,存在资金使用效率偏低等问题
调查还发现,国内大部分企业都无法根据自身组织结构和经营特点,制定较为系统、完善的企业公益战略。企业的公益行为往往以临时应对为主,只有少数企业有制定年度公益投入计划的惯例。
汤敏认为,国内企业公益活动具有明显的事件性、临时性的特点,企业参与往往与一些突发事件和自身经营业绩有关。他认为,要将企业社会责任做好,并非突发事件期间捐钱这么简单,要取得好的效果,就要有专业化的运作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最好专注于某一个或某几个领域,把项目做专、做深。
丰田公司在公益事业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正是源于对生态环境的持续关注。
由于国内企业公益活动的关注深度不够,大量公益事业的功能都停留在“输血”这个层次,“造血”功能严重不足。资金的使用效率偏低,效果的可持续性差。
以往企业捐赠之后,不再关心款物的去向,随着企业参与公益的形式越来越丰富,企业越来越在乎公益资金的使用效率,对公益事业的参与深度在加深。
据空客(中国)公司新闻总监陶文革介绍,2008年公司正式设立了“空中客车企业公益基金”。该基金的启动资金为250万欧元,主要用于支持三个方面的活动:救灾和社区建设、青年人才培养以及环境保护。他告诉记者,公司每一项公益活动都是在规划中的,都有连贯性,而且也非常注重救助实效,每年都要对项目效果进行认真的评估。
鼓励企业做公益,关键是完善政府对公益组织的管理,建立公益组织与企业的互信
汤敏认为,国内企业对公益活动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普遍不够,主要问题并不在企业。他认为,公众并不能苛求企业,因为企业的主业是做好自己的经营,社会的分工就是要求公益事业主要应由专业化的公益组织来完成。
“要提升企业的公益事业水平,关键是解决社会的组织化问题和完善对公益组织的管理。”汤敏说。
10多年前,汤敏等经济学家就曾联合部分企业家在农村地区发起成立小额贷款公司。“这样的扶贫事业比起单纯的捐赠当然要好得多,但遇到的各种政策壁垒很多。”汤敏说。比如,小额贷款公司设立的审批程序非常严格,小额贷款公司依照政策不能吸纳存款,资金会出现严重不足。
此外,企业与公益组织合作的互信机制不够,也严重制约了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范志勇认为,政府在税收政策方面还要给予更多的引导和扶持。由于目前纳税人公益捐赠税前抵扣限制较多,捐赠对税收的抵扣不多,造成了对企业公益事业激励不足。他认为,在目前企业所得税优惠为主的基础上,还有必要增加对其他税种的优惠支持力度。
范志勇还认为,政府在引导企业公益事业中,要明确定位,合理制定政策,给予公益组织更大的活动空间。同时,政府也要提供部分资金支持和基础信息发布。(记者刘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