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民工荒”调查:缺工人源于缺待遇

2011年05月03日11:53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民工短缺 历史地位与作用 高温补贴 惠农政策 MP 缺工 春节 招生困难 中国经济周刊 返乡

陕西农民工:有理由回家

不愿“给交通事业作贡献”。只要家乡有了完善的社保和守信的雇主,陕西娃更愿回家挣钱。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王群︱陕西西安报道

老杨终于不再神秘兮兮。

“总算有了自己的产业,再也不去浙江了!”

4月15日上午,家住西安市长安区石佛寺村的杨晓民在自家的院子里一边调试着一台刚从浙江发来的小型印刷机,一边对记者说。

据了解,3年以来,一直在浙江温州一家大型印刷厂打工的老杨今年春节过后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迟回厂,杨嫂对此大为狐疑。

“昨天下午我才知道,他注册了个西安新阳光印刷厂,设备是昨天晚上从北郊(物流中心)拉回来的!”杨嫂告诉记者。

带着一脸喜悦,老杨告诉记者,年年给人打工,年年紧紧张张过日子,家里三个孩子让人不敢闲着。春节回家的火车上他都想好了,哪怕借钱都要自己弄个厂,好歹比给人干强。于是10多天前,他经人介绍,从长安信合贷了3万块钱,又四处筹了2万多,买了一台小型印刷机,再花3000多注册了个厂子。

“咱就成老板了,以后挣多挣少都是自己的!”

很多打工归来的西安人,都像是老杨,回家的理由很多。

回家,挣钱“实落”

记者从西安长安区相关部门了解到,该区目前在外务工人员将近10万,但这个群体相对不固定,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这些人里大部分人都没有一技之长,出外打工单纯看工资高低,于是就形成了“今年下广东,明年上新疆”的辐射外出;二是陕西人普遍恋家,不像其他地方“一人外出、全家跟随”,往往是平时思乡、农忙回家,一年到头落不下钱;三是春节回家后就不再想着“再回去”,而是就近找活,不想再“出去折腾”,还能照看家里。

同样隶属长安区的兴隆街道办则依靠“西部大学城”风风火火的建设安排了不少低端劳动力。

“一个普通的妇女一天能挣50块左右,就干些擦玻璃打扫卫生之类的简单的事情,而一个男大工一天则能挣120块。”兴隆街道办主任任浪告诉记者。

任浪分析说,该街道的务工人员可分成三类。一是就近在大学城打短工,干“天天活”,每顿饭都可以回家吃,“挣钱实落”;二是到西安市郊区挣城里人的钱,早上骑电动车或自行车去,下午回自家,一个单程只要40分钟左右,一天能挣100块左右;三是一些稍微有点资本和关系的人就在邻近的宝鸡或者咸阳包活,顺便带上自己村子的劳力,一年平均能挣10多万。

“这很实在,如果去外省打工,一年落不下钱,几乎都给交通事业作贡献了。我老家村子有一批人,说是在东莞给人做工,结果过年回来没路费,还要家里打钱,挣啥钱呢!”任浪说。

记者在采访中,通过延安洛川县委宣传部以及安康旬阳县委宣传部电话联系了目前已在温州某制衣厂连续工作3年多的洛川“90后”农民工小李和在深圳某电子企业工作了9年的旬阳“70后”农民工老安。他们共同表现出归乡的心情,但又担心回来后的收入和社保问题。

制度规范不愁没人

基于陕西人的种种情结,在外“心难安”和回乡担心“工资低”、“待遇不好”,长安区老杨回家办自己的厂又诠释了回陕农民工的另一种对生活和未来的态度。

那么,在陕的大企业和本土的陕西企业又是如何“留住”农民工的呢?《中国经济周刊》把采访对象锁定在陕西最大的民营企业——宝鸡东岭集团。

由于有着良好的待遇和稳定的收入,该厂除养活15000名“正式工”外,还吸引了来自陕西本土和邻近四川以及甘肃的3000多农民工从事低端计件工种。

据该集团招标办王楠主任介绍,他们成立了专门的部门管理这3000多农民工,还制定了相应的很齐全的待遇和福利制度,东南沿海出现的“用工荒”,他们厂子从来就不存在,也根本不用在节后“愁人手”。

对农民工问题颇有认识的王楠介绍说,相对于陕甘宁青新五省区,除了以高海拔、高工资养人的青海;以恶劣气候对应高收入留人的新疆外,陕西本土的农民工就业主要分布在省内民营企业和房地产开发领域,即对一般普工和建筑工的需求,这两者要占去农民工队伍很大部分。

因为基本上确保干一月就有2000多元的相对稳定的收入,还能享受集团公司提供的一系列正式工的待遇,王楠笑着对记者说,东岭集团还没闹过“用工荒”,而且随着集团公司新业务的不断开展,每年还在新增用工数量。

随后记者在西安市高陵县泾渭工业园区对建筑工地的走访也间接印证了王楠的一些观点。

由于泾渭工业园区的加大建设,不少房地产企业在此“占地开发”,从而需要大量的农民工建设者。据记者走访的在该区域最大的两家房企开发商陕西中强建设集团和陕西龙江房地产公司后发现,由于西安市针对农民工用工方面的一系列规范,该区域也没有出现所谓的“招工荒”,反而是很多当地人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岗位而被迫外流。

陕西中强建设集团总经理崔中利告诉记者,按工程进度发放包工头和农民工工资基本上他们没有出过问题,集团的各项收入完全能保障一切开销,没有听下面各个工地出现人手问题,连工地就近村子的很多劳力都在工地上做活,甚至还包括一些家庭主妇,她们就近挣钱,就近照看家人和孩子。

陕西龙江房地产公司总经理江昊洪因为是农民出身,在解决农民工问题上更是饱含感情,在他的工地上,很多来自四川的农民工都说江总是一个好人,经常来工地看望慰问大家。

“我在这儿干了3年活路,我老婆子也在工地灶上做饭,今年大年初四过来时还喊了10多个老乡一起来了。”来自四川自贡的农民工老尹对记者说。

由于管理土地工作,经常会到辖区各工地查看,高陵县国土资源局局长何建斌告诉记者,泾渭工业园区目前大概有近万名各地农民工在此干活,县上对这些人的各项政策都很好,但主要体现在杜绝拖欠工资上。

“农民工要求不高:只要我干了,你把工钱给我就行!”何建斌说。

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处处长王晓杰认为,随着西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本地经济的发展,其与沿海地区之间的岗位工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本地岗位越来越多,承接劳动转移的能力也在增强。所以很多人选择了“留下来挣钱”,而邻近省份的农民工也就选择了“就近挣钱”,这是西安乃至陕西“不缺人手”的主要原因。

至于春节后陕西就业市场所呈现的是一种季节性用工短缺,王晓杰认为,这并非真正的用工荒,主要问题是劳动者的期望值与用人单位所能提供的机会以及薪酬不太相符,但只要薪资的给取逐步平衡,这种短暂的“用人荒”就会应刃而解。

责任编辑:NF052(本文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肖翊 汪孝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