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了今年1月的有关经济统计数据。其中引人注目的是,1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数据104.9,比上年同期上涨4.9%,这使得此前多家机构普遍作出的CPI将再次突破5%的预测落空了。但是,正是从今年1月开始,CPI的权重构成出现了调整,其中在CPI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食品类降低了2.21个百分点。很显然,在CPI权重作出如此调整后,将其用来与以往指标作比较,就显得没有意义了。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CPI这个由英文字母组成的词语,已经完全走进了国人的现实生活,成为一个“汉化”意味浓郁的词语,它不仅成为判断居民消费生活的一个指标,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执行方向。在这一轮物价上涨的过程中,食品价格的上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进入今年1月后,节日和冬寒因素两面夹击,使食品价格上涨动力十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CPI的食品权重不作调整,那么可想而知的一个统计结果是,今年1月的CPI指数应该高于目前的数据。
当然,这一次调整对CPI指数影响有多大,是可以通过计算得出答案的。在这一点上,国家统计局表现得很坦率,在其公布1月份CPI指标时,统计局官网上同时公布了相关的数据测算,证明两者相差并不像某些媒体先前认为的有0.3个百分点那样夸张。但是,这次调整的作用不是仅仅反映在今年1月这个短暂的时点上,而是会对今年乃至以后数年的CPI统计产生深刻影响,从而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方向。
最近几个月,面对CPI不断走高的形势,中国货币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在正式的提法上从原先的“适度从宽”改为“稳健”,实际上就是开始收紧银行信贷,为此,央行连续推出了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加息、发行央票收拢资金等紧缩手段。但是,在CPI权重调整以后,如果我们将这种调整回溯到以往几个月,那是否意味着央行原先所推出的措施有点过分呢?话显然不能这样说,但是,如果央行的措施是正确的,那么在CPI权重作出调整以后,随着未来有可能出现数字上的平稳,那么央行的流动性调控是否可以“刀枪入库”了呢?
事实上,中国CPI权重设计确实存在着某些不准确、不全面的地方需要调整和完善,比如在CPI组成元素中不包括房价,国家统计局曾经对此有过的回答是住房不是消费而是投资,这种说法在今天看来是多么地不切实际,这也反映出先前的CPI权重设计更多地是为当时的经济调控所用的,而较少考虑统计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因此,对CPI权重作出调整,使其更符合经济运行的客观情况是可取的,但是这种调整的时机选择却必须确立一个原则,那就是必须在调整对象价格走势比较平稳的时候进行,而不是在其出现大幅波动的时候,要尽量减少调整所带来的对CPI统计的影响。很显然,在食品价格不断上涨对CPI产生重要影响的当下,大幅度降低食品在CPI中的权重,即使有其合理性,也不能排除有关方面利用调整来人为降低CPI的良苦用心,而其反映的依然是为当下的经济调控所用的实质。但是,这样一来,CPI的科学性却打了一个折扣,以它来对现实的经济运行作出判断并制订政策,其所产生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CPI的权重可以调整,它甚至可以按照有关方面的现实需要接受人为的调控,但是,经济运行中的现实问题却依然存在。因此,对于政府部门来说,目前最为重要的并不是以调低食品权重来减轻CPI上升所带来的压力,而是应该正视食品价格不断上涨对民生所带来的现实威胁,采取切实有限的措施来化解这种现实压力,比如减轻民众税赋,提高民众收入,增加民众抵抗物价上涨的能力,这才是最需要做的事情。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