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中新网1月10日电 据香港《经济导报》报道,从人民币国际化一路铿锵提速,到银行业迈开矫健的开放脚步;从消费类金融公司的破茧而出,到村镇银行的横空面世;从融资融券的瓜熟蒂落,到股指期货的华丽登场;从民营金融整装待发,到社保资金开渠放水……深入到目前中国经济的改革腹地,人们不仅能够触摸到金融业的强劲脉动,更能领略到金融元素的鲜活魅力。
新生态之一:金融调控打舵转向
为了控制2010年中逐月走高的物价,中国人民银行在一年中六次高频率调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并使其抵至目前18.50%的历史纪录水平,与此同时,央行先后两次提高金融机构基准利率共计0.5个百分点。
同样,在金融危机期间推出的旨在刺激投资和消费的房地产信贷政策也发生大幅转向和明显收缩。响应中央政府抑制房价的“国19条”、央企退出令、“新国十条”等宏观政策,央行从2010年4月起就将首套房贷款利率由七折调高至八折,与此同时,对于贷款购买商品住房,首付款比例也被调整到30%及以上,而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央行则要求贷款首付款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五个月后,除了强调原有住房货币调控政策外,央行再次加码:各商业银行全面停止发放第三套房贷款。
与存款准备金率和货币利率调整相辉映,金融危机之中一直静止不动甚至一度倒退的人民币汇率在2010年中得到了松动。数据显示,自汇改重启至2010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升值近2.9%。
新生态之二:RMB国际化风生水起
在组成去年中国金融的灿烂图景中,人民币国际化无疑是最为亮丽的看点和最为丰满的内容。
——货币互换加速扩容。2010年6月,中国央行与冰岛央行签署了规模为35亿元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7月,人民银行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签署了1,5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定。至此,中国的货币自由兑换国增至八个,我国央行与他国或地区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规模达到6,535亿元人民币。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高歌猛进。2010年6月,央行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由上海市和广东省的四个城市扩大到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同时把境外地域由港澳、东盟地区扩展到所有国家和地区。12月初,央行又宣布将该业务试点出口企业从原先的365家大幅度扩展到6.7万余家企业,试点企业扩容185倍。数据显示,从6月扩大试点至2010年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达3,400亿元,是试点扩大前结算量的7倍之多。
——人民币跨境投资好戏连台。为配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拓宽人民币资金回流渠道,央行于2010年8月中旬发布《关于境外人民币清算行等三类机构运用人民币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允许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港澳地区人民币清算行、境外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参加行等三类机构以人民币投资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这是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允许境外商业性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而此前境外机构只有国际多边金融机构发起的两只基金可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2010年10月底,“新疆跨境贸易与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自此,新疆成为中国首个开通跨境投资人民币结算的地区。
——双边贸易结算红红火火。继2010年8月份国内银行间外汇市场推出马来西亚林吉特交易之后,11月22日,人民币对卢布交易的正式推出,之后,国内首家卢布现钞交易市场——黑龙江卢布现钞交易中心也在哈尔滨正式营业。12月15日,莫斯科外汇交易所敲响人民币对卢布挂牌交易的开盘钟声,正式开启了人民币在中国境外正式挂牌交易的历史。考虑到与国际主要货币相比,新兴市场货币价格波动幅度相对较大,国内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林吉特和卢布交易价的浮动幅度均为5%,较人民币对欧元、日圆、英镑和港币等非美货币3%的浮动区间有所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