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11月23日,河南郑州,蔬菜批发市场的各种菜品价格均有回落,下降幅度在0.1元和0.2元之间。
中新社北京12月28日电题:2010年中国打响物价“保卫战”
作者 石岩
站在2010年的尾巴上回望,这一年,有太多值得记住的事,物价“保卫战”便在此列。这场尚未结束的战斗,因其攸关民生受到了各界高度关注。
“蒜你狠”、“豆你玩”、“棉花掌”、“糖高宗”、“苹什么”……进入下半年,随着步步高企的CPI,上述词汇依托网络先后蹿红。也许数年后回望这些“无厘头”风格的表述,我们会忍俊不禁,但在2010年,大多数中国人都能掂量出附着在这些词汇上的份量。
尽管对于导致物价过快上涨的因素尚存争议,但仍能罗列出一些重要推手。譬如货币发行过量,灾害性天气的频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运输环节成本居高不下,某些不法商贩的囤积居奇、恶意炒作等,此外,美国推行的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也成为物价步步高企的重要推手。
物价的过快上涨,伤害的首先是低收入群体。它已引起决策者高度重视。11月11日,在广州考察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当地超市亲自问价,同时表示,市场供求和物价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高度重视,国务院正在拟定措施,抑制价格过快上涨。这番表态,拉开了物价“保卫战”的序幕。
在温家宝发表上述讲话前后,央行、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农业部及国家粮食局等纷纷表态,将各司其职,确保物价过快上涨势头得以遏制。一套物价调控“组合拳”相继出手。
11月17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当前物价形势部署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作出了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总动员。两天后,国务院正式出台旨在稳定物价的“国十六条”,从保障供给、降低流通成本、规范市场秩序、扶助困难人群等方面“对症下药”。
在此后的数十天里,国务院各部委在各司其职的同时,频繁联动。国家发改委接连五日五论,从物价调控的各个环节予以指导监督协调;央行接连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息一次;农业部、商务部及国家粮食局分别出台针对性措施,保证粮食、蔬菜等农产品的正常供给;铁道部全力保障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物资运输,工商总局着力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农产品绿色通道也在12月初得以拓宽。重拳之下,各地物价尤其是关乎民生的菜价过快上涨势头得以遏制,物价“保卫战”取得了初步成效。
面对成绩,决策层没有懈怠。12月3日,由国家主席胡锦涛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加强市场保障和价格稳定工作,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完善市场调控预案,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价格秩序;12月12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12月26日,温家宝表示,完全有能力控制物价总水平。
对于这场跨年度的“持久战”,决策层表现出足够的冷静与信心。如今,物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以初步遏制。然而,仍不可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