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还是上调存准率?机构称今日或揭晓答案

2010年12月10日11:42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央票 发行收益率 质押式回购 科学发展观 上调存款 加息空间 十一五 存款准备金率 公开市场操作 外汇占款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每经记者 贺麒麟发自上海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的减弱,以及统计数据提前发布的消息,加剧了市场对政策进一步收紧的担忧。

同时,本周3年期央票发行暂停,引发了业内人士对存款准备金率随即上调的猜想。而受外汇占款高企、通过加息抑制通胀效果仍需观察等因素影响,年内加息的概率则有所下降。

多位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周末央行可能采取措施。布朗兄弟哈里曼(BBH)首席外汇分析师马克·钱德勒昨日(12月9日)也表示,由于中国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将于周六公布,因此存在中国央行选择在周五加息的可能。

近期存准率或再上调

市场预计中的91天期正回购并未如期而至,央行本周公开市场操作继续净投放。数据显示,周四央行以价格招标方式发行的年内第108期央票,期限3个月,发行量50亿元,中标收益率连续第四次持平于1.8131%。

Wind数据显示,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将有450亿元央票和300亿元正回购到期,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实现净投放640亿元,连续四周净投放资金共计2300亿元。

一银行交易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本周28天期正回购操作的重启,表明央行仍旨在回收流动性,但3年期央票的“缺席”,又恰恰是央票回笼不力的表现。目前3月期、1年期和3年期央票的一二级市场利差分别为100、68和67个基点。

“央票发行不畅通,央行可以选择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可通过加息缩窄(央票)一二级利差。”

有研究员指出,准备金率工具仅能治标但不治本,而通过加息来提高央票在一级市场的发行收益率,才能够保证公开市场操作日后的正常运转。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历史资料显示,3年期央票的停发或与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有着一定的相关性。“从3年期央票缺席的角度来看,准备金率上调的概率比加息大些。”

政策紧缩预期的升温,令周四银行间债市现券收益率全线上行。有交易员指出,因市场传闻较多,中长期现券收益率普涨6—8个基点。“CPI数据可能突破5%的消息,强化了市场紧缩预期,加重了现券市场的抛压。”

回购市场则相对稳定。数据显示,货币市场指标利率——7天期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周四报收2.4933%,较前交易日的2.5069%变化不大,隔夜品种加权平均利率报收2.0163%,亦与前交易日的2.1022%大致持平。

国内加息受制外围市场

与此同时,和对存款准备金率上调预期一致不同,市场对于年内加息的概率存在分歧。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统计局提前发布宏观经济数据,加剧了市场对政策进一步收紧的担忧,但受制于高企的新增外汇占款等因素,短期内加息的概率有所下降。

国际市场,各央行加息态度谨慎,本周已有5大央行以静制动,维持基准利率不变。继澳洲央行基准利率持稳后,加拿大央行、新西兰央行、巴西央行以及韩国央行,均已宣布维持其基准利率不变。

东方证券宏观分析师李立峰称,制约加息的重要因素是外汇占款,而11月份新增外汇占款预计在3000亿元。“刨除10月份数据,这一预测值相对历史来说是比较高的。”

“考虑到目前资本流入压力正在上升,短期内加息空间可能受到限制,年内进一步动用存款准备金率可能性更大。”

新闻链接

周小川:引导货币条件稳步向常态回归

每经记者 万敏 发自北京

央行网站12月9日晚间全文发布央行行长周小川的《“十一五”时期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成就》专题文章。

周小川在文中明确指出,“2010年以来,人民银行又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综合运用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加强金融宏观调控,引导货币条件从应对危机状态稳步向常态回归。”

他同时表示,人民银行一直高度重视从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角度增强宏观调控弹性,运用信贷政策、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住房抵押贷款按揭成数等手段加强审慎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平稳增长,取得了较好效果。

周小川称,5年来的实践证明,加强和改善金融宏观调控、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必须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金融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处理好规模、效益和风险的关系。同时,要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把握好实现币值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间的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他同时指出,“十一五”期间,人民银行积极推进信贷结构的优化调整,引导金融机构探索适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金融服务模式,充分发挥金融业在扩大内需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为金融业发展注入强大生机和活力。”周小川表示。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