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二.行业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 短期问题:总体经济增长放缓导致下半年化工行业下游需求缺乏明显增长点
下半年,国内经济政策将进入观望期,在没有新的政策刺激的影响下,前期受政策打压的行业将进入持续的调整,而前期受政策刺激出现快速增长的行业增长速度也将放缓。化工下游的主要行业,如房地产,汽车,纺织服装等,下半年都面临增长显著放慢的紧张局面。
在政策的打压下,房地产行业下半年将维持调整的趋势,除成交量维持低水平外,预计在四季度新开工面积也将出现拐点,PVC,纯碱,有机硅等行业将受到影响。
汽车行业从3月份起,无论是汽车的产量还是销量都出现了逐月下滑的趋势,预计2季度将是今年的景气高点,考虑到去年同期基数较高,汽车行业下半年增长速度将明显放缓。受此影响,预计工程塑料,纯碱,轮胎,炭黑等行业的需求增速将相应放缓。
在国内需求稳定增长的情况下,纺织服装行业的景气度与出口相关性更大。欧元区债务危机对国内出口的影响将在下半年逐步体现,同时国内各省市纷纷调高最低工资水平以及人民币重启汇率浮动也将对国内纺织服装行业的出口造成负面影响。受此影响,化纤、染料行业增速将会有一定下滑。
2.长期问题:压缩过剩产能、调整行业结构是化工行业今后5-10年的主要任务
除了下游需求的波动所造成的短期影响外,未来5-10年内行业内产能过剩的问题是行业景气好转的最大制约因素,这是化工行业2000年以来长期积累的结果,其复杂性和困难性远超过了短期调控。
2000年以来的多数年份,化工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过了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如果将金融危机以前的上一轮增长划为一个周期,那么上一个周期的持续时间和强度都超过了以往,也是重化工业发展最为迅猛的一个周期。2009年下半年以来的新一轮周期中,化工行业产能扩张又有重新抬头趋势,2010年1-6月,化工行业投资同比增长17.3%,虽然慢于制造业平均增速,但仍属较快。上半年经济过快反弹掩盖了产能过剩与需求不足的长期矛盾,2007年在化工原材料行业景气高峰时集中开工建设的新项目,按正常情况下在09年下半年起就会陆续投产。但是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整体施工进度有所放缓,而随着行业的复苏,这部分新产能将陆续投产。此外随着行业复苏,今年化纤、橡胶制造等行业的投资速度明显加快和维持高位运行,市场一度呈现亢奋增长的格局。在目前绝大多数化工原材料已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未来产能过剩的问题将进一步加剧,目前产能过剩的直接负面影响是不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3.建议一方面增加短期调控政策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同时解决短期和长期问题
短期内需要稳定总需求调控政策,保证行业发展的稳定性。鉴于目前国内外宏观经济指标的走势还不明朗,且我国已经出台了较为严厉的短期需求管理政策,如楼市调控、控制过剩产能、清理地方融资平台等,建议未来一段时期的短期调控增强稳定性,尽量避免矫枉过正和政策叠加效应的形成,保持总体需求的平稳过度。
在稳定短期形势的同时,未来5-10年是化工行业压产能、调结构的良好时机:一是目前产能过剩问题已经积累到需要尽快解决的程度,国际国内环境都不允许行业规模在原有发展模式上持续扩张;二是“调结构”在我国已经强势启动,成为我国中长期发展的主线,而化工行业结构调整是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三是在目前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留有较大政策刺激空间的条件下有利于化工行业实现结构调整,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影响调整进程。
在调控方向上,基础化工是需要压缩的主要领域,而精细化工和专用化学品制造业是主要发展方向。 从国际市场来看,大宗化学品销售量和价格低位震荡,经济增长特别是投资增长乏力对传统化工产品造成重压;从国内市场来看,产品库存仍处高位,在多数产品产能过剩、下游需求无明显恢复,且部分产品出口退税取消的情况下,大宗化学品的价格回升及企业利润增长仍然前景不明。精细化工是化工行业中“朝阳产业“,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明显高于传统化工产品,从全球发展看,国外精细化工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中国,美国精细化工占行业的比例在60%左右,而我国仅有35%,目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产业面临升级的要求, 这为精细化工发展带来很好的机遇,消费升级也为精细化工品市场提供了平台。此外,专用化学品也是化工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2009 年1-11 月,专用化学品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占化工行业的23.7%和30.59%,销售收入仅次于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的23.8%,但利润总额则是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的2 倍;在盈利方面,专用化学品的资产利润率达到8.8%,位于化工各子行业的首位;在投资回报方面,2009 年专用化学品行业的资产利税率达到13.5%,位于化工各个子行业之首。
随着高污染、高能耗、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逐步被技术进步、可持续发展道路所取代,化工行业整体也将步入转型期,产能过剩的传统化工企业将经历结构调整的阵痛,淘汰与整合在所难免,而与新能源、新材料、环保节能、先进制造、消费升级等领域相关的高技术企业或具备创新、高效经营模式的企业将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