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资金转战
“限购令”下,部分多次置业者从一线城市转战到二三线城市看房,从住宅向商业地产转移。
在北京望京拥有住房的沈先生,近期回浙江湖州老家看房。经过筛选后,他决定在当地购买一套三居室住宅,投资、自住兼顾。“目前,当地房价在8000元/平米左右,100多平米的房子总价100万元左右,买了可以让父母住。而近年来,当地经济发展很快,好地段的物业还有升值机会。”沈先生坦言。
在广州,很多投资客看好周边城市的“机遇”。近期,距离广州四五十公里的清远,某些大型的楼盘开盘,吸引了大批广州当地居民前去看房。一位去清远看楼的女士表示,武广高铁开通了,从广州到清远大概就1个小时,如果价钱合适就会考虑添置一套房。
而在调控之下,炒房资金“钻空子”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限购之前,深圳有些银行已有类似“接力贷”的贷款品种。这种房贷方式是以老人的名字申请按揭,一般是年龄较大且具有稳定的收入,或预计有稳定的退休收入。这种房贷仅体现在合同人(即父母)名下,而不增加其子女购房及贷款记录。
不仅如此,也有投资客花钱买“指标”,投资客找到名下无房产的亲戚或朋友,以其名义购房,拿到更低利率和更少首付,两者私下签订协议和进行房产公证。不过有律师表示,这种买指标的方式风险很大,容易引发纠纷。记者万晶 林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