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建行董事长郭树清
未来宏观经济和物价走势如何?楼市调控应怎样完善?转变发展方式突破口在哪里?建行董事长郭树清接受本报专访
宏观经济和物价走势
对经济增速无需担忧,通胀预期还应高度重视
由于去年基数等原因,今年我国经济增速将逐季回落。然而市场担心,一些不确定因素也可能打乱这种节奏,甚至引起经济超预期下滑。对此,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预测:“今年中国经济仍将实现较快增长,速度很可能超过去年。”
郭树清认为,事实上,金融危机对欧美实体经济的影响没有预期的那么大。2008年美国经济负增长3%,2009年就已正增长0.24%。“危机最大的负面后果是失业率高,美国约为9.5%左右,欧洲也差不多。即便如此,也没有超出上世纪80年代经济萧条时的水平”,郭树清说,“1986年我初次去英国,当时失业率高达13%!”
“欧洲债务危机对欧元形成很大威胁,现在欧元初步稳定下来了,而且德国和法国的经济复苏比年初预测的还好一些,因此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有限;国内消费和投资仍保持着较高增速,即使是房地产开发投资今年前8月增速仍高达36.7%”,郭树清说,“对经济增速无需担忧,尽管各地情况不同,但总体上速度低一点有利于调整结构,提高质量,减少污染。”
数据显示,8月份CPI上涨3.5%,创下22个月来的最高增幅。专家普遍认为,这主要是由于翘尾因素和农产品涨价造成的,随着翘尾因素逐渐减少,CPI有望见顶回落。“我赞同这样的观点,但对于通胀预期还应高度重视,不可松懈。理由有四”,郭树清说。
其一,货币信贷仍在高位运行。几十年的数据显示,物价上涨和货币供应的走势高度一致。而且从历史来看,负利率时间过久,总会成为影响宏观稳定的因素。
其二,现在统计物价使用的还是以食品为主的商品篮子,而不是符合真实消费结构的以服务为主的篮子,如果选择后者,物价情况会很不一样。
其三,房地产具有中间投入品的性质,其价格大幅攀升后,迟早会转移到其他商品和服务,抬高日常消费的成本。
其四,全球大宗商品特别是农产品再次出现价格反弹。
楼市调控
货币财政政策还有足够多的手段,结构性改革至关重要
“中国的建筑业解决了大约5000万人的就业,带动了50多个行业发展。包含建筑业的广义房地产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过去是,将来相当长时间也应当是。这一点毋庸置疑”,郭树清说,“住房问题既是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因此应当坚持和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
郭树清认为,从总量方面来看,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仍有足够多的工具和足够大的空间。特别是货币政策可以有许多组合,而且也可以刚柔相济,温和操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管理中独立的货币政策是最重要的。例如,近期我们看到,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瑞典、以色列等等,不论规模大小,发展水平如何,都是根据自身经济状况确定政策走向,而不是简单跟随欧美日等超大经济体。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仍有很大影响,但是货币政策的作用已经非常明显。郭树清坦言:“当时居民和企业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大大超出许多经济界人士包括我自己的意料”。
当前房地产价格总水平也受到结构问题的巨大影响,郭树清指出,京沪穗深等少数城市的房价暴涨在全国房价上涨中权重极大。
——从城市结构看,由于经济不平衡,加之规划布局不合理,大企业大机构以及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资源过度集中于少数几个沿海特大城市,导致二线、三线城市生活就业条件差别很大。
——从住房结构看,保障房建设的相对滞后,使绝大部分中低收入人群的购房需求“挤”到商品房市场上。
——从市场结构看,租房市场很不发达,使购房需求大为增加。
——从人口结构看,“80后”已成为买房的主力军之一,他们中的不少小家庭依靠双方父母资助,客观上也放大了需求。
“因此,除了总量政策之外,各级政府部门确实需要采取系统有力的举措,来改善住房市场的供求结构,比如通过区域规划和相应的制度安排来适度分散公共资源,有意识地制定政策鼓励企业向中西部扩展,加快保障房体系建设,以优惠政策培育租房市场,引导树立正确的住房消费观念,等等”,郭树清说。
他表示,征收房产税非常必要,事实上早在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就已提出物业税,其重要意义在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财政对工业的过度依赖,因此这项税制改革启动越早越好。但是由于相对于房价税率很低,对于房产税抑制房价的作用难以期望过高。
转变发展方式
改变城乡二元分割、转变能源交通模式、改革教育体制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实质上是美英等最发达国家在更高层次上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必然”,郭树清说,危机前很久,传统的支柱产业如汽车业、建筑业就显露出衰落的趋势,危机刺破了被人为吹胀起来的房地产业和金融服务业,美英等国必须发展更广泛的服务业,进一步强化以创新驱动的经济。
其间,失业最多的是制造业、建筑业等行业。“原来是盖房子的,没什么文化,让他们在新兴产业中就业本来就有困难,而危机更是加剧了这种调整的痛苦”,郭树清说,“尽管如此,发达国家的经济转型仍在持续推进。两相对比,中国没有理由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郭树清认为,当今时代,除制度安排外,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以下要素:资本、劳动力、土地、人力资本、知识积累、生态财富。“前三个要素在传统增长模型中已得到充分解释,后三个要素对于衡量发展水平更有意义。所谓人力资本是指教育所形成的人才财富,目前美国就业者平均受教育时间为14年,而我国还不到9年,相当于美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水平。知识积累是指科技文化财富和无形资产等,中国有自己的特色但总体上仍然相当落后。生态财富方面我们已经严重透支,中国虽然拥有2.5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但要恢复到像美欧那样的生态环境,恐怕要花10倍于外汇储备的钱”,郭树清说,“因此,只看物质产品生产和金融资产积累,我们确实发展很快,国力也比较强大,但如果看后三个要素,我们还非常落后。”
转变发展方式,突破口何在?郭树清提出了三个方面。
——统筹城乡发展,改变二元分割,切实把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当市民看待。“目前,农民工工资福利仅相当于城市有户籍工人实际待遇的1/3,城乡在教育、卫生、社保等公共服务上仍很不平衡,这些都会影响消费水平、生活质量,影响人力资本,从而制约着发展方式转变”,郭树清说,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背后是教育、医疗、社保体制的改革,是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的统一。“这个问题处理好了,可以说中国经济近中期的一半难点就克服了,经济发展的数量和质量就会得到有力的保障”。
——转变能源和交通模式。“汽车在普及,城市在摊开,房子越来越大,进口石油比重越来越高,弄得不好,我们很可能重复美国的能源交通模式。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3倍,如果走上这条路,不仅有可能引发国内的农业、能源和环境危机,而且很大程度上也会造成全球灾难”,郭树清说。
——彻底改革教育体制。“从长远来看,我们能否避免陷入日本式的停滞,改变政府管理教育和科技的方式是决定性的步骤”,郭树清说,“只有扭转学校的行政化官僚化趋向,才能加快解决长期应试教育带来的种种问题,真正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其实际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方面的任务非常艰巨。”
(本文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作者:田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