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修订产业导向目录 下放外商投资审批权

2010年09月16日11:47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天津财经大学 商务部新闻 外商直接投资额 外商投资 产业导向 投资环境 国民待遇 投资项目 增速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昨日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了中国的外商投资额增速在缓慢减少。数据显示:1至8月份外商直接投资额较上年同期增长18.06%,至659.6亿美元,增速较1至7月份的20.65%放缓。

也许外商投资增速的减缓早已被决策层所察觉。就在前几日,商务部外商投资管理司司长刘亚军表示,中国正在修订外商投资产业导向目录,将扩大鼓励类和允许类产业、减少限制类产业,还将鼓励外资大力进入中国西部,同时将继续下放外商投资审批权。

刘亚军表示,以后商务部只审批3亿美元以上的投资项目,此前该标准是1亿美元。

“中国投资环境恶化”的指责不正确

记者了解到,外资公司对中国投资环境的关切主要集中在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市场准入、自主创新、进一步开放服务业、中央与地方执法的一致性等几个方面。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对一些投资领域不够开放的言论回应称,有关中国外商投资环境不断恶化的指责是不正确的,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的基本政策。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15日在例行发布会上说,中国政府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外商投资企业也要适应中国市场新的竞争环境。姚坚说,我们注意到最近有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商会机构对于中国国内实施的一些政策提出一些观点和意见,“外企的抱怨有些是有合理的成分,有些是对政策解读的不同。”姚坚说。

通用电气国际业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费迪南多·贝加利·法尔科指出,中国演变成为一个工业大国的过程势必引来更激烈的竞争,这使一些外资企业的经营更加困难。不过,法尔科也表示,中国生产力成本上升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欧洲国家的发展也经历了类似的成本上升过程。而跨国公司的决策不会只看成本方面。

针对政府采购问题,参与辩论的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中国在招商引资中确实存在一些不规范行为,一些地方对外资还存在“开门迎客,关门打狗”现象。但总体上,中国的投资环境是好的,对待外资也是友好的,很多地方对外资仍有特定的优惠政策,如一些地方政府会提供土地优惠。

中国正修订目录引导外资投向

刘亚军透露,未来中国吸收外资将朝符合中国宏观经济整体的发展方向引导,将大力鼓励外资投向于节能环保、绿色低碳行业,而投资区域将以西部为重心。

记者还了解到,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召开了外商投资环境座谈会,以征求各方意见。正在修订的目录,将进一步优化外商在中国投资的结构。鼓励类的行业主要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制造业、信息产业等领域。此外,鼓励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和延伸产业链。

多位外企高管认为,近年来,中国投资环境确实出现了一些变化,但这些变化是市场演变的结果,有关中国投资环境恶化的言论是对这种变化的误读。

太平洋集团总裁耿卓栋说,中国的市场对于任何一个跨国公司来说都变得越来越重要,正是这些大量的新进入者使得中国的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而且,中国的市场是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演变的,随着市场的成熟,成本上升是很自然的。跨国公司应调整策略,要在中国打造更高的价值链,要以强大的品牌吸引人才,应对日益激烈的人才争夺。

外企未来可能享受“国民待遇”

记者在采访中,越来越多地专家都认为,中国的投资环境不仅没有变坏,而且变得更加公平了。

有外资企业建议,未来中国应该在制度建设方面有所加强,来提升中国的投资环境。

例如,在实施新的法规前,沿袭公布草案的做法,为各利益相关方提供提出意见的机会;在反垄断法方面,取消带有保护主义色彩的规定,公布裁定(包括交易批准),并更详细地公布有条件批准和不予批准的裁定;建议“在政府采购中,外企在华投资生产的商品算作本土企业的国内产品”的规定通过颁布法律法规的形式,向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明确指明。

天津财经大学副教授孟昊认为,中国投资环境的变化不是变坏了,而是变公平了。“事实上,多年来很多领域的外资企业享受了‘超国民待遇’,当前状态的转变只是向正常‘国民待遇’的回归,加之中国企业的不断强大,加剧了同外资企业的竞争,外资企业可能觉得不适应。”

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冯雷也认为,中国国内市场环境越来越趋于公平合理透明,外资不再可能利用中国市场的不成熟而大量获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是一个必然的规律,准入门槛的提高也是必然的现象,自主创新政策合乎东道国政府的立场。这要看外资企业如何看待这些因素的变化。“积极的态度会给外资企业带来大量的市场机会”。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