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称:2008年起我国产业竞争力开始下降

2010年08月23日10:38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产业蓝皮书 产业竞争力 低碳 十一五  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0) 国际金融危机 竞争优势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环境保护标准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2日发布《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0)》。报告表示,“十一五”时期的前三年,中国的产业竞争力总体趋于上升,但是自2008年起中国产业的竞争力开始下降,未来甚至面临潜在的产业竞争优势断档的风险。

“中国‘十二五’产业竞争力提升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我把它概括为中国在‘十二五’时期由于操作不当、政策不合理,有可能造成竞争优势断档。”对于未来的产业竞争力走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张其仔这样判断。

他说,中国已经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今后的任务就是由一个中等收入国家向中高收入国家迈进,最终进入高收入国家之列。但在进入中等收入国家之后,中国要完成向中高收入国家转变并最终成为高收入国家的历史重任,会经历一个转型期。在这个时期,随着工资成本、环境保护标准等的提高,传统的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必然会受到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严峻挑战。中国要想实现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目标,必须创新竞争优势,发展技术密集型和附加价值高的产业。

但在发展这些产业的过程中,中国将不得不面临与一些经济技术实力超强的发达国家的竞争,这种竞争是十分残酷的。在这样一个产业竞争优势的转型期,如果应对不当,就会面临较大的竞争优势断档风险。一些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在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冲击下会失去竞争力,新的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一时难以形成,在竞争优势上形成一个“真空”期。中国的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这种苗头。如何有效化解这些地区业已显现的竞争优势断档风险,防止由局部断档演化成全局性断档,是中国未来一个时期产业竞争力提升上面临的一项最艰巨的任务。

“十二五”时期,中国产业竞争力提升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中国的低碳竞争力较弱。张其仔认为,这也是可能导致中国产业竞争优势断档的一个重要原因。他表示,国际金融危机使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受到重创。针对此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国内外的讨论很多。但在各种各样的解释背后反映出来的都是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出现了相对下降。

报告指出,为了维护和提升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西方发达国家一方面采取一系列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另一方面,则努力推动竞争优势的转型。最为突出的一个措施就是力图通过向低碳经济的转型,重构国际竞争秩序。早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一些西方国家就开始把低碳经济作为其新的竞争战略支点。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盟更加重视低碳经济的发展,美、日也改变对发展低碳经济的态度,开始注重向低碳经济的转型。发达国家向低碳经济的加快转型,对中国会造成压力,原因在于中国产品中的碳密度较大。

“对中国而言,从地区考察,山西、贵州、宁夏、内蒙古等低碳竞争力很弱,东部地区相对于中西部地区,其低碳竞争力更强,发达国家向低碳经济转型不仅会对中国的整体产业竞争力造成影响,也会对中西部的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影响,更不利于地区间的协调发展。”张其仔说。

总之,从产业竞争力来看,中国面临的问题在于产业竞争力下降,解决办法则是要实现产业竞争优势转型。那么如何确保转型成功呢?报告给出了数项建议,最重要的一项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调整节奏、优化路径”。

报告表示,为了避免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上过急、步子过大,避免新出台的政策对企业和短期经济增长造成过大冲击,就要科学地选择政策出台的时机和政策组合,尽可能把由于各种政策调整给企业经营带来的压力分散到不同的时期,使企业有相对充足的时间调整其生产经营活动,形成新的技术能力,以适应新的政策需要。

另外,为了让中国实现产业竞争优势转型,报告还建议,支持传统优势行业的产业内升级,加大传统优势行业关键技术的开发,防止传统优势行业竞争力下滑;加大对未来关键性引导产业的关键技术开发,大力扶持在下一轮产业竞争中具有关键支撑的引导产业的发展;设立中小企业出口技术支持计划;优化进口产品结构,加大技术引进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引进力度。(方烨)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