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国际粮食价格走势
中国稳定粮价的一系列举措,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扬。联合国粮农组织助理总干事兼亚太地区代表何昌垂表示,最近这些年,中国在保障粮食安全上做得非常好,不仅强调95%以上的粮食供应必须由国内提供,而且有一个比较统一的政策来协调粮食的生产和供给,粮农组织对此十分赞赏。
迈入2008年,粮食安全的警钟再 次在全球敲响。迅速飙升的粮价给世界带来了“一场寂静的海啸”,已在37个国家引起粮食危机,威胁到全球2000万贫困儿童,全球新增大约1亿“饥民”。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世界最大的粮食消费国——中国的粮价却十分平稳,甚至在CPI不断上涨的情况下,粮食价格依旧波澜不惊。
2007年,全球小麦价格上涨112%,玉米价格上涨47%,中国粮价上涨约10%左右。据商务部市场监测,全国粮食零售价格1月4日为4.14元/公斤,5月2日为4.20元/公斤,每公斤上涨6分钱。
粮食消费基本能够自给
中国的粮食供应充足是价格不会快速上升的基础。
据国家发改委统计,2007年底,粮食产量超过5000亿公斤,而国内粮食消费量5100亿公斤左右,基本能够自足。
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近日表示,中国已连续4年增产,预计今年粮食生产将会继续获得丰收。由于粮食连续增产,近年国家粮食库存保持较高水平,库存消费比远高于国际公认的17%—18%安全线水平。即使不考虑当年收购量,国有粮食企业现有库存也可以满足一年多的销售。
“全球最大的大米生产地和消费地都是在中国,自给率基本上是平衡的,所以我们大米价格相对比较稳定,而且调控起来也比较容易。”一位粮食系统人士表示。
与此同时,国家叫停一系列粮食“能源化”项目,保障粮食安全。业界人士认为,这轮全球“粮食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能源危机”。一些发达国家大上燃料乙醇项目,汽车与人争粮吃,使粮食库存减少,是一个重要因素。中国政府从特殊的国情、保证国人粮食安全的高度出发,果断叫停。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接连下发通知清理和叫停粮食能源化项目,实行生物燃料乙醇项目核准制。随后,在国家的燃料乙醇产业规划中,更明确了“非粮化”的思路。
最低收购价政策功不可没
作为一个正在推进工业化、现代化的国家,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中国坚持粮食自给战略,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严格保护耕地,大力发展农业科技。特别是2003年以来,中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惠农促粮的政策措施,取消延续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为种粮农民彻底松了绑;增加了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同时,为保障农民的收益,中国从2004年开始探索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
国家从2004年开始对种粮农民发放直接补贴。2006年,为了减少农民因为农资价格上涨引起的成本上升,政府开始实施农资综合直补。去年,政府用于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增至427亿元,平均下来,主产省每亩地平均补贴30元,非主产省每亩补贴为20元。今年,中央政府预算安排“三农”投入5626亿元,在比去年增加1307亿元,并增加了252.5亿元资金直接补贴粮农。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日前表示,除了直补农民之外,还要运用财税杠杆,抑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保障农资供应,维护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以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为核心的新型粮食流通体制,成为中国粮食市场的“定海神针”。
粮食储备充足调控市场有力
“国际粮价感冒,中国却没有打喷嚏”。在这一轮的国际粮价大幅飙升的时候,中国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因为储备充足而得以“独善其身”,总体价格稳定。
最低收购价使农民手中的粮食储备得以集中,变成了国家的储备粮,这为政府通过调节市场供应、干预粮价提供了基础。此后,这一临时性政策逐渐演化为国家调控粮价的一个重要手段——当市场粮价低迷,政府会采取保护价收购,提高粮价;反之,政府则对外拍卖库存粮食,平抑粮价。政府通过托市收购和拍卖,“熨平”了原本起伏不定的国内粮价。
今年3月以来,针对国内外市场农产品价格不断飙高的压力,中储粮总公司已先后数次集中抛售小麦、稻谷、中央储备玉米等粮食作物。仅在3月26日至27日,中储粮总公司就向市场投放了最低收购价小麦443.88万吨,由于市场需求不足,实际成交只有68.41万吨。但仅此一举,使粮食价格比前一交易周的价格下降了5元/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