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国有部门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工业和短期贷款增速趋缓;出口明显下降,进口略有上升。
□国务院确定今年非国有经济(包括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基本政策架构。
□银监会称“单个境外金融机构向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比例不得超过20%”仍适用,但对是否允许“多个境外金融机构对非上市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比例合计达到或超过25%”等质疑未作回应。
□总工会数据显示,全国72.4%的普通工人月工资低于全国平均工资;26.7%的普通工人,在过去5年内从未增加过工资。国家统计局将公布包括私营企业员工工资数据的全国新的城镇职工工资数,预计人均城镇职工工资将大幅下降。
□深入初次分配领域改革,国务院和总工会发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实行工资共决企业,增加工资的占69.1%,职工工资高出10%-15%。
□香港《血汗工场报告》曝玖龙纸业张茵“点血成金”。
□少数地方再次突进的医疗、教育改革“私营化”惹争议。
增长与结构
(一)2008年一季度非国有部门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位运行。2008年一季度非国有部门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8%,比去年同期上升1.5个百分点;比去年末下降1.7个百分点,比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2.2个百分点,比国企投资增速快7.9个百分点。
一季度非国有部门固定资产投资中,集体经济同比增长22.3%,上升3.6个百分点;包括外资在内的其他经济同比增长25.2%,上升1.9个百分点;个体私营经济同比增长33.5%,下降1.9个百分点。
按细类比较,一季度各类型非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于前五位的依次是:私营企业和集体企业并列第一(40.2%),股份合作企业(30.6%),有限责任公司(29.1%),股份有限责任公司(20.3%),其他企业(19.9%)。另外,外商企业的投资增速为19.2%,个体经济和港澳台企业均为18.8%。国有企业和国有独资公司的增速分别为18.9%和17.7%。
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构成中,非国有部门的比重为74.9%,比去年末增加4.5个百分点。其中,个体私营经济为20.8%,集体经济为13.9%,其他经济为40.2%。
(二)2008年一季度非国有工业增速高位趋缓,但3月份又显加快迹象。一季度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0%,比去年同期下降1.7个百分点。其中,1-3月份的增速分别为15.6%、15.9%和17.0%。这种情况与同期的气候异常变化有关。一季度三资企业增长14.3%,下降3.9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增长18.9%,下降0.6个百分点;股份合作制企业增长14.0%,下降3.2个百分点;集体企业增长11.6%,下降0.5个百分点。同期,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6.4%,;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2.9%。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增加值构成中,非国有企业的比重为83.6%(含国有控股企业)。其中,股份制企业为51.4%,三资企业为28.5%,集体企业为2.7%,股份合作企业为1.0%。扣除其中国有控股企业的份额后,非国有企业的比重为63.5%。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比重为36.5%,比2007年末增加2.3个百分点。
(三)2008年一季度年非国有部门出口明显下降,进口略有上升。非国有部门出口同比增长22.5%,比去年同期下降7.7个百分点;进口同比增长22.8%,上升1.9个百分点。
分类出口情况: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17.9%,下降8.9个百分点;其他企业(以私营企业为主体)同比增长37.7%,下降10.8个百分点;集体企业同比增长21.7%,上升10.1个百分点。
分类进口情况: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19.4%,上升0.1个百分点;其他企业(以私营企业为主体)同比增长38.1%,上升1.5个百分点;集体企业同比增长39.8%,上升36.6个百分点。
在出口、进口总值的构成中,非国有企业的比重分别是81.9%和68.6%。按细类分,在出口总值构成中,外商投资企业的比重为57.5%,其他企业为20.5%,集体企业为4.0%;在进口总值构成中,外商投资企业的比重为54.7%,其他企业为11.3%,集体企业为2.6%。
(四)2008年一季度短期贷款增速高位趋缓。非国有部门(乡镇、三资、个体私营)获得的短期贷款同比增长57.5%,比去年同期下降8.7个百分点。其中,三资企业增长55.8%,下降6.1个百分点;乡镇企业增长71.9%,下降3.7个百分点;个体私营企业增长26.5%,下降16.4个百分点。
短期贷款构成中,非国有部门的占比为12.7%,与上年末持平。其中,乡镇企业为8.0%,个体私营企业为2.6%,三资企业为2.1%。
(五)2007年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统计数。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显示,在政策环境进一步完善的条件下,2007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全国个体私营经济领域注册资本金总额(即:私营企业注册资本和个体工商户的资金数额)突破10万亿元,达到101223.92亿元,比上年增加18726.63亿元,涨幅高达22.7%。私营企业仍为个体私营经济的主体,其注册资金达93873.14亿元,占总量的92.74%,个体工商户的资金数额虽然所占比重不大,但增长较快,与2006年相比增幅达13.64%。
2007年全国个体私营经济领域内实有经济主体户数3292.84万户,比上年增加199.16万户,同比增长6.44%。其中,私营企业增加了53.23万户,达到551.31万户,比上年增长了10.69%;个体工商户增加了145.92万户,达到2741.53万户,比上年增长了5.62%。
在个体私营经济领域就业人员继续增加,全年新增就业人员1003.31万人,同比增长8.54%,实现就业总人数12749.28万人。从内部分布来看,私营企业虽然只占个体私营经济领域总户数的16.74%,却占据了就业量的56.89%。而且,从动态增长的角度来看,私营企业就业人数的增长也高于个体工商户,达到10.12%,后者只有6.52%。
从行业分布来看,个体私营经济在第三产业继续保持绝对优势,占总量的85.22%。其中,私营企业占我国私营企业总量的近2/3;个体工商户占全国个体工商户总量的89.29%。
统计显示,个体私营经济最集中的行业,首先是批发和零售业,其次为制造业,排在第三位的是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仅此三个行业中,个体私营经济主体数量就占据了总量的76.67%。
从个体私营经济的区域分布来看,总体上仍以东部发达,中部、西部、东北部落后为主要特征,但东部与其他区域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这种现象在个体工商户中体现得更为明显。2007年,东部10省有个体工商户1158.37万户,占全国个体工商户总量的42.25%。西部12省与中部6省分布较为均匀,分别占全国个体工商户总量的26.55%和21.88%。私营企业的分布则仍然集中在东部10省,达344.72万户,接近全国私营企业总量的2/3。
个体私营经济在城乡的发展差别依然明显。城镇中个体私营经济是主体,占经济主体总量的62.68%,同时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全年增幅达9.08%,而农村个体私营经济主体的增长仅为2.27%。
2007年11月,国家发改委一负责人指出,我国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增长,占GDP的比重从1979年的不足千分之一,增长到目前的1/3强。在40个工业行业当中,非公有制经济在27个行业中的比重已超过了50%,在部分行业中已占到了70%以上。
据国家税务总局的统计,2007年私营企业税收总额4771.5亿元,同比增长36.5%,占全国税收总额的9.7%;个体户税收总额为1484.2亿元,同比增长24.2%,占全国税收总额的3%。两者共占全国税收总额的12.7%,比2006年提高0.2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