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神七拟于10月左右发射 嫦娥二号或明年发射 正在论证太空站计划 -领导同志分别参加人大一次会议分组审议 -辽宁5沿海城市申报建与深圳相当的特区 厉以宁:GDP目标8%太低 -教育部:正研究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高校债务国家不会不管 -证监会主席直言印花税用途等市场12大热点 创业板规则四月亮相 -公安部:户籍改革不会一刀切 大中小城市有别 生育政策不调整 -发改委奖励举报方便面串通涨价的律师 审计署也被审出了问题 -北京奥运会最后一版预算预计5月公布 国家体育场鸟巢4月竣工 -中国"落月"工程启动 2013年前完成 着陆场顺序排出 探月专题 -马凯谢旭人周小川解读经济社会发展和宏观调控
着眼抑制通胀需要 加息空间已然打开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03 月 07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央行行长周小川昨日对利率政策进行了全新的阐述。分析人士认为,这些表述“打开”了加息空间。如果通胀水平继续居高不下,央行再次动用利率工具的时间窗口可能临近。

业内人士认为,周小川的讲话澄清了人民币升值、美国降息对于中国利率政策的影响。利率政策并不会因以上因素而不再动用。由于市场预期2月CPI涨幅可能继续创出新高,加息预期也随之开始升温。

从周小川的讲话可以看出,首先,升值不会替代加息。此前部分人士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缓解通胀,从而替代利率政策,周小川否定了这一预期。他说,“在通货膨胀的控制方面,可能更主要的还是看到国内的一些政策,包括我们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以及货币政策的各种各样措施”。加息显然是“各种各样措施”中的主要措施。

升值理论上可以抑制通胀。一方面,从去年底开始,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加速,今年前两个月升值2.8%,但这更多是受美元大幅贬值的推动,并非出于抑制通胀而主动采取的措施。用周小川的话来说,就是“从中国这个大国来说,抑制通货膨胀不会成为汇率机制改革或者市场汇率浮动变化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升值会在多大程度上、多长时间后影响到国内价格,目前并不清楚。升值对通胀的抑制作用如何,至少目前还不明显,因此无法倚重。

其次,除了抑制通胀的需要外,加息将至少参考三个因素,即美国利率政策、刺激消费、资本市场。这是周小川首次明确美国利率政策和我国资本市场对我国利率政策的影响。但这三个因素对于利率政策仅有影响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目前来看,消费增长十分强劲;股市波动加剧,但居民的投资热情仍然很高;美国利率政策的影响存在很多不明朗、尚待观察的情况。从三个影响因素来看,加息空间没有被“封杀”。

再从通胀这个决定因素来看,加息的可能性和空间就更加明朗了。周小川关于“利率上调的空间肯定存在”这一表态的主要依据应该是目前中国实际利率仍为负,以及融资利率成本比起投资收益仍较低。从需求端抑制通胀,加息仍是最有效的手段。

第三,中美利差因素只能限制加息空间,不会最终否定加息空间。美国加息对中国利率政策的影响的确存在,周小川重点阐述了两方面的影响,即全球化与流动性过剩。全球化使得完全独立的货币政策难以维持,而流动性过剩类似于“热钱”的影响。如果美国持续降息,刺激全球流动性过剩,进入中国的“热钱”有可能增多。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降息限制了中国加息的空间。

但此前很多专家表示,低利率不能阻止热钱流入,因为楼市、股市、升值的吸引力更大。目前中国对抗“热钱”更多要依赖对资本流入的严密监控,而不是压制利率。

如此看来,中国究竟要不要加息、何时加息,取决于国内的通胀情况,受制于国内外经济形势、国外货币政策,也需要权衡利弊、时间和幅度等方面的因素。但归根结底,加息仍取决于抑制通胀的需要,而目前加息空间已然打开。

 

来源: 中国证券报

相关文章:
周小川:抑制通胀不是汇率浮动变化的主要原因
"多管齐下"防全面通胀 宏观调控体系初显轮廓
报告称中国2025年超美成最大经济体 林毅夫:中国不会现恶性通胀
华商基金:在通胀预期下寻找投资机会
央行数据:3项价格指数齐上扬 通胀压力仍然较大
宏调部门共识:2008年首防通胀 调控力度还需加大
央行:仍会多管齐下治通胀
人民币升值和通胀将成2008年两大主题
图片新闻:
中国今年可能超过德国成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图)
中国首座内陆核电站将落户湖北 预计7月正式动工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 聚焦:换届·民生·物价·房价·医改/ 重要文献
· 中国推行大部制改革
· 08年公务员考试资讯/ 考研资讯大全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现代化报告—国际现代化 / 生态现代化 / 社会现代化 /科学发展报告
· 中国社会统计数据大全(中英文版)
· 中国环境统计数据大全(中英文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