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中国电信资费水平5年降一半 手机漫游费降价听证会本月中旬举行 -上证所:高管违规买卖公司股票及处理情况须详细披露 通知全文 -奥运奖牌选定昆仑玉 已提交制作 奥运食品安全指挥中心将成立 -2008年铁路春运方案出台 -07中国股市涨幅领跑全球 08最值得关注十大板块 机构策略(金股) -2007年中国税收超4.9万亿元 税收增速快过GDP 税负是否加重? -央行建议按揭还款账户多存20%金额 深圳楼市并没有大规模降价 -油储中心将按国粮储办法操作 不具营利性 中石油80亿投中油勘探 -07年个税申报开始 股票卖房所得被分列 个人三项收入可不报 -国家大剧院首卖站票 横店圆明园工程2月18日启动 或上市融资
国际金融形势风声鹤唳 中国经济面临重大考验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01 月 03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总经理 陈卫东 博士

当前,国际金融形势复杂,将经济、政治、社会等因素交织在内。2008年国际金融形势面临更大的风险,由此会对中国经济金融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主要包括:国际货币体系将面临重大变革,全球失衡状态继续收敛式发展,全球大宗商品、资产价格泡沫到顶,主要发达国家进入降息周期等。

总体来看,2008年国际金融形势对中国的不利因素将更多。在此形势下,中国需要稳妥实施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做好充分应对准备,保障经济金融的稳健运行,包括:妥善安排人民币升值的步伐,扩大汇率波动弹性;充分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稳步推动资本账户开放;继续鼓励金融企业走出去,并着重关注新兴市场的机会等。

2007国际金融六大特征

2007年以来,国际金融形势的发展呈现六个主要特征:

第一,欧洲持续升息,美国步入降息周期,全球利率走势差异显著

2007年,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均实施了3次升息,美国自2006年8月以来维持利率不变之后,迫于次贷危机的影响,步入降息周期。全球其他经济体利率走势也差异化发展:日本升息一次后,经济徘徊不前,只好继续观望;中国、印度分别升息6次和2次,巴西、俄罗斯却分别降息6次和2次。

造成这个局面的根本原因是,2007年全球经济走势出现了分化,美国经济放缓,日本再现衰退,欧洲稳步增长。此前美国的货币政策目标一直盯住通货膨胀,但是当房地产衰退和次贷风暴危及经济增长前景后,美联储的理念发生了动摇,不再顾及二、三季度GDP增长强劲、通胀压力犹存而断然降息。利率差异化发展的影响巨大,表现最强烈的是汇率波动。各国央行在经济增长、货币稳定、充分就业、收支平衡等目标之间小心翼翼地走平衡木。

第二,美元持续贬值,国际货币体系却鲜有良方

2007年,受美国经济减缓、美联储降息、美国双赤字居高不下等因素的影响,美元兑主要货币都出现了较大程度的贬值,美元指数连创历史新低。美元是全球最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和交易、结算货币,美元的持续贬值引发各国央行和投资者纷纷减持美元资产,更加深了美元的跌势。美元汇率的大幅波动对全球经济、金融的稳定是非常不利的,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面临重大的挑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全球金融的监测活动更加关注汇率问题。美国一手制造次贷危机,主要影响的是别国,在经济持续强劲回升、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却两度降息、允许美元深度贬值,可能会制造另一个泡沫并转嫁自身危机。但是,美国主导下的IMF继续为美元辩护。2007年11月初,IMF新任总裁卡恩表示,美元估值依然偏高,贬值不足为奇。可见,如果治理结构未得到改进,国际组织继续倾向于偏颇性的监督,必将对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重构增添更大变数。

第三,美国次贷危机蔓延全球,国际金融业经营风险大增

本轮美国房地产市场膨胀周期最早调整发生在2006年,导致美国经济从2006年二季度开始放缓。2007年9月,房地产市场调整的趋势愈发猛烈,最终因大量购房者违约引发了次级抵贷危机,并且迅速蔓延至主要发达国家,全球股市大幅下挫,金融机构一度陷入流动性短缺困境。在主要发达市场央行大力实施救助、美联储降息的提振下,目前危机没有进一步扩大化。但是,次贷危机仍然远未结束,国际金融市场尚处于草木皆兵之中。

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业的冲击较为显著,伯南克称“全球损失将超过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上半年,得益于经济的强劲增长,国际金融业盈利大幅增长;但是,下半年的情形就发生了突然转变,不少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欧洲银行业普遍受到冲击,英国诺森罗克银行一度被挤兑,包括美林、花旗、瑞银、德意志银行等在内的很多大型国际金融机构发生了巨额损失。

第四,大宗商品、资产价格持续膨胀,泡沫风险不断上升

近几年,全球低利率环境创造的流动性过剩并未引致通货膨胀,主要归因于低制造成本的发展中国家融入国际贸易体系。全球充裕的资金主要流向大宗商品市场和资产市场,使得国际金价、油价、房地产和股票价格持续高企,2007年这个趋势更为猛烈。房地产和股票等资产价格上涨,是全球低利率环境、流动性过剩和金融全球化的重要结果。当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扬,还有经济高增长的旺盛需求、国际游资的炒作、地缘政治的紧张和美元持续贬值等因素。

大宗商品与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风险日益积累,稍有风吹草动,国际金融市场便震荡不安。这在2007年得到了多次验证:2月份,日元升息、美国经济前景堪忧和中国股市暴跌等因素,引发全球股市“2·27”动荡;9月,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集中爆发,引发全球投资者的恐慌,国际金融市场大幅下挫。

第五,全球失衡格局有所缓解,国际资本流动更趋复杂

2006年全球经济失衡深度和持续时间都达到了顶峰,2007年以来全球失衡深度有所缓解。在全球失衡发展历程中,美国的低储蓄率和高消费是始作俑者,因此美国经济减速有助于缓解失衡。上一次缓解就是发生在2001年,当时美国带动全球经济陷入短期衰退,这一次则是美国经济较大放缓和美元贬值,美国进口增幅降低,出口加快。2007年1-9月,美国进口较上年仅增长4.4%,增幅远低于2006年同期的12.4%;出口则快速增长11.8%,贸易逆差从2006年同期的5816亿美元缩减到5275亿美元。全球失衡的另一端是亚洲国家的增长模式所致,中国以低成本制造业优势,承接大量国际产业转移,形成了高投资率、高出口增长结构;国内需求疲弱的日本以较高的技术优势向全球提供高端消费品;重要的能源产出国家借国际油价持续攀升的时机,赚取大量石油美元。

随着全球失衡的收敛,国际资本流动在2007年发生了更为复杂的变化。美国受次贷危机和经济前景看淡的影响,作为全球第一大FDI(外国直接投资)吸收国的地位将可能不保,各国投资者在持续减持包括美国国债在内的美元资产,美国国际资本流入趋于下降。来自发达国家的FDI也开始从中国向越南、印度等国家分流。流入“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资本更多以热钱形式投向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从美元资产中撤离的亚洲国家央行的外汇储备、中东石油美元、全球私募基金和对冲基金流向更趋多元化,引人关注。目前,产油国占了全球主权财富基金总资产的2/3,主要投向欧洲的银行业、证券业和资产管理行业。

第六,全球银行业并购活动再度升温,中国银行业发展光彩夺目

2007年,全球银行业并购活动再度升温,几宗典型并购案例包括:其一是全球银行业有史以来最大一宗并购交易案产生——苏格兰皇家银行财团将具有183年悠久历史的荷兰银行收入囊中,收购金额超过1998年花旗财团收购旅行者集团所创记录。其二是美国本土的纽约银行和梅隆银行合并,诞生全球最大的证券服务公司。其三是中国银行业开始在国际并购舞台亮相,国家开发银行入股巴克莱银行参与对荷兰银行的竞购、中国工商银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中信银行与美国贝尔斯登商洽合作等。在全球银行业的并购市场,过去是美国投资者闯荡欧亚,现在欧洲银行业再度活跃起来,在美国市场也展开收购;当前的发展格局则是欧美收购者大量涌入亚洲市场,亚洲收购者开始进军欧美和其他新兴市场。

在发达国家银行业受困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之时,中国银行业收入和利润猛增,在国际舞台表现抢眼。当然,中国银行业的大步前进,有着改革增效显著、经济快速增长、资本市场突发式膨胀、个人财富迅速积累等因素的推动。要持续闪光耀眼,中国银行业需在治理结构改善、IT技术提升、产品创新、加快海外布局等方面发力。

来源: 国际金融报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中国经济能否承受百美元油价之重
尼尔森调查:消费者坚信中国经济08年不会令人失望
A股不可能重演大涨 2008中国经济十大预测 十大敏感点
中国经济年度风云人物在港揭晓 杨元庆等获殊荣
林毅夫:现有的经济学理论难解中国经济的"奇迹"
世界银行最新报告:中国经济规模居全球第二
2008中国经济大势稳中略降 学者称CPI拐点将出现
解读中国经济路线图:把防通胀摆在宏调重要位置
图片新闻:
“神七”整船进入综合测试 08年发射 航天员十四选三
广东规划五大经济圈 香港成“港深莞”中心城市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2008年公务员考试资讯大全/ 考研资讯大全
· 08年经济金融行业形势分析预测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08年走向 解读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外商投资报告/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 07年上半年各省市GDP
· 中国环境统计数据大全(中英文版)
· 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报告2007蓝皮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