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同比增长24%
□外贸同比增长20%
□CPI同比增长4.5%
□GDP能耗降至4.4%
□财政收支增速20%、14%
□M2同比增速约16%
新年伊始,本报与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联袂推出《2008中国经济十大预测》系列报告,从投资、外贸、消费物价、节能环保、财政、金融、产业、区域、大宗商品、劳动就业等十个方面,进行系统完整的分析预测。
报告认为,今年我国国内的体制政策环境、生产要素供给条件等因素,有利于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考虑国内外因素,全年GDP增速将从上年的11.5%回落到10.8%,国民经济将由加速增长转为稳定增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将回落到4.5%左右,大约比去年下降0.2个百分点。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长为12.5%左右,基本与上年实际增长率持平,仍为正常偏旺。
关于2008年的房市、股市,报告称,今年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将出现转折性变化,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有望初步得到遏制。
而股市,报告认为,2008年宏观调控政策总体上紧缩力度将加大,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局面有所改观,资金推动型的资产价格上涨动力减弱。A股市场不可能重演2007年股价普遍大幅上涨的一幕。 ⊙主持人:邹民生乐嘉春
嘉宾:范剑平(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主任)
主持人:不同寻常的2008年开始了。从你们的预测分析看,在经济上有哪些方面最值得关注?比如GDP增长会是什么样子?还有老百姓最关心的物价涨幅会有多大?
范剑平:大概有十个方面吧。我们就从GDP和CPI谈起。
敏感点一:国民经济由加速增长转为稳定增长,GDP增速将小幅回落
受世界经济快速增长和国内需求旺盛的拉动,去年上半年我国经济从偏热转向过热的势头比较明显。针对这一情况,中央加大了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相关政策措施对抑制经济从偏热转向过热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宏观经济先行合成指数走势、季度经济预测模型测算和国际形势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07年全年GDP增长11.5%,略高于上年。
展望2008年,国内体制政策环境、生产要素供给条件等因素有利于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去年出台的宏观调控措施在2008年将更加显现积极的政策效果,有利于缓解国内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消除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而近5年固定资产投资高潮形成的生产能力在2008年将大量投产达产,这将大大增强我国经济增长的供给保障能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升,经济增长的潜在能力有所增强,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有望继续保持基本平衡状况。
当然,2008年国内外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一是美国次债危机的影响;二是粮食连续四年丰收增产后进一步增产难度加大;三是证券市场已经积累了较大风险,如何在化解证券市场风险的同时减少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不利影响将是宏观调控面临的严峻考验;四是出口减速可能造成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显性化,对新增就业、企业效益和财政收入都有不利影响。
中央明确提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基调,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在政策因素和国际市场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我国社会总需求的强劲自发扩张势头有所减弱,国民经济运行将由过去五年的加速增长态势转为高位趋稳、小幅回落的态势,GDP增速将从2007年的增长11.5%回落到2008年10.8%,下降0.7个百分点左右。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增幅与2007年持平;第二产业增长12.6%,增幅比2007年下降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10.5%,增幅比2007年下降0.5个百分点。
敏感点二:CPI涨幅回落,物价总水平或呈前高后低态势
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以来,我国出现了较长一段时间的"高增长、低通胀"组合,2006年甚至出现GDP增长11.1%但CPI仅为1.6%的情况。其实,这种"高增长、低通胀"组合是由我国经济增长结构严重失衡导致的非正常组合。
2007年,主要受食品价格上涨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逐月提高。当前的物价波动仍属于农产品局部供求不平衡引发的结构性物价上涨性质。这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看似偶然其实必然,是对"高增长、低通胀"非正常组合的校正。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预计2007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7%,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
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成为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根据近十年来的经验,我国食品价格上涨存在大约三年左右的短周期,国内农副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将引导农民和企业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和生产。据此估计,2007年三、四季度应是食品价格上涨的高峰期,年底之后将开始回落,2008年将延续下行走势,消费价格涨幅呈现前高后低、小幅回落趋势。
初步测算,2008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将回落到4.5%左右,大约比2007年下降0.2个百分点。
主持人:扩大消费现在被视为经济增长的第三大引擎。那么,国内消费,还有投资、进出口这三驾马车的情况又将怎样?
范剑平:这三驾马车的协调增长是我们的政策基调。我们就分别来看看今年的趋势。
敏感点三:百姓分享更多经济发展成果,居民消费实际增长保持高位
在宏观经济持续高涨的带动以及国家积极就业政策的引导下,2007年我国就业形势进一步好转。由于就业状况好、新增就业人数多,企业效益好转使企业职工工资水平提高,农产品涨价使农民普遍受益,城乡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广大居民从经济增长中得到的实惠增多。
展望2008年,连续多年宏观经济景气较旺,新增就业人数增加较多,居民收入增长较快,消费结构升级对消费仍然会保持较强的促进作用,这些基本因素决定了2008年我国消费品市场销售增长率仍将保持高位。此外,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举行,也将会对国内市场销售产生"奥运景气"推动作用。
根据我们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潜在增长率研究,与10%左右GDP增长率相匹配的消费品零售额潜在增长率大体在12%左右,2006-2007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率已经超过12%,2008年进一步提速的可能性不大。预计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15.8%,比2007年低0.6个百分点左右,但实际增长为12.5%左右,基本与2007年实际增长率持平,仍为正常偏旺。
敏感点四: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略有回落,投资结构明显改善
我国这一轮固定资产投资高潮在20%以上运行已经79个月(6年多),目前尚未显示出疲态。2008年,促使我国投资保持较高增速的基本因素依然存在。2007年新开工项目数量和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额呈现逐月提高的势头,为2008年投资提供了增长惯性。
从国家投资调控政策来看,"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防止投资反弹,促使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水平"是政策主基调。为了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业结构技术升级和节能减排,需要加大对先进产能和节能减排设施的投资。
2007以来,国家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从以需求调控为主转向增加供给、改善供给结构,加大了对经济适用房建设的支持, 2008年小户型、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项目增加较多,房地产投资成为带动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
但是,2008年投资增长也面临一些限制因素。由于近期中央银行频频提高利率,实际利率水平上升对企业的投资行为将起到抑制作用。同时,高能耗产品出口限制政策可能使这些行业供求和价格形势发生变化,不少行业投资回报预期降低。
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我们估计,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在偏快区间运行,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依然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之一。预计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3.5%,比2007年下降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4%,比上年下降2.3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名义增长25%,比上年下降4.5个百分点。
敏感点五:受外部因素影响,我国贸易顺差增幅将明显下降
根据国内外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07年全年外贸出口增长25.7%,进口增长20%,外贸顺差约2680亿美元,比上年扩大约905亿美元,增长51%。
2008年我国出口将呈减速态势,一是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增多,特别是炒作中国产品质量问题对2008年的出口负面影响较大。二是美国经济不确定性增大,多年来建立在信用经济和财富效应两大基石上的美国居民消费快速增长可能减速;由于我国对美国出口主要以消费品为主,美国消费减速将对我国出口不利。三是国内2007年密集出台的控制出口过快增长和调整外贸结构的政策效果在2008年进一步明确显现,人民币升值步伐有所加快,各方面生产要素成本逐步提高。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将使得2008年我国出口增速下降。
综合多种因素,初步估计,2008年我国出口增长19%,进口增长18%,贸易顺差规模大约为3284亿美元,比2007年增加604亿美元,贸易顺差的增幅由2007年的51%明显下降为22.5%。
主持人:还有两个敏感点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当期利润有关,这就是节能减排的情况以及行业效益问题。对此,你怎么看?
范剑平:这两个方面确实是投资界很关心的。我们也分别来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