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社保基金今年在股市赚过千亿 用人单位不缴社会保险费处罚加重 -主要农产品价格08年不大涨大落 -股市下周将在5200点一带震荡洗盘 2007年过半基金收益翻番 -调控之下京沪深三地房地产市场冷暖不均 炒家转战二三线城市 -中日签署最后一批日元贷款协议 总值逾3万亿日元 福田将访华 -新疆将建油气生产加工基地 毗邻哈萨克 中石油壳牌签合作协议 -直投外汇业务信息系统将在辽宁试用 多手段落实从紧货币政策 -财政部详解:财政收入为何超过GDP增长 明确明年财税改革重点 -国产支线飞机"翔凤"开创中国民机新纪元 三大航空公司格局不变 -城乡规划法元旦施行 湖南编制长株潭城市群改革方案望08年实施
"中国制造"真让人担忧? 企业家反思标准差距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12 月 24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今年以来,国际舆论围绕食品、玩具等行业对“中国制造”质量问题的质疑声虽已渐行渐弱,但国内企业家的反思却没有停止。12月22日,CCTV年度经济人物“网络峰会”聚集了来自各行业的知名企业家,再度对“中国制造”的未来与出路进行了探讨。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认为,中国产品在国外的竞争力快速增强,引发一些人“莫名的担忧”,大背景仍然是“中国威胁论”在作怪。不过,即便看似不大的质量问题,影响却相当广泛。他建议,国人仍需高度重视,一方面是反思自身,另一方面要学会应对危机的国际公关技巧。

中国制造真让人担忧?

早在七八月份,当国外媒体突然间向中国产品质量问题发难时,龙永图的一个美国朋友就对他说:你们别太在乎了,这是媒体的雕虫小技,夏天人们都度假去了,媒体找不到新闻噱头,才弄出来这些问题。

果然,随后的公开数据说明了一切。日本贸易统计说明,2006年日本进口的中国食品当中不合格的只有0.09%,而从进口美国食品不合格率是0.12%。很快,美国玩具商也开始向中国制造商道歉,指明产品质量问题是委托方的“设计缺陷”。

龙永图称,这次“风波”提醒中国人,中国制造是中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质量如果出现大问题,可能毁掉中国经济全部的形象”。他认为,西方媒体“很会忽悠人”,玩具、宠物食品等在国外老百姓心目当中非常敏感,抓住这个机会,似乎就能给整个中国制造“泼脏水”。

在这次“寒流”中,即便在新兴的太阳能产业,一份业内杂志也刊登了一篇质疑文章,要求对中国出口的产品“多加注意”。无锡尚德电力董事长施正荣的应对措施,就是主动召集全国光伏产品论坛,提前打预防针。“我们要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主动审视,尤其太阳能行业目前是一哄而上,从七八家几年内暴涨到七八百家,加上原材料紧张,出现质量问题恐怕不可避免”。

这位新能源产业的领军人物一向强调“不一样的中国制造”。在施正荣看来,传统意义的“中国制造”曾给人“低科技、低价格、低等级、低质量”的印象,而新一代的“中国制造”已经和国外站在同一起点线上。施正荣说:“在新能源、节能环保、互联网、电子商务等领域,我们有能力,而且事实也证明,我们不会做的比外国人差。”

国内标准低于出口标准说明什么

“中国人的胃口耐受力就更强吗?”龙永图在反思中国制造质量问题时,对于很多行业“国内标准低于出口标准”非常不满意。

“同是奶制品,在国外一天过期,国内可能要三天。”产品用于出口就讲究些,销往国内市场就降低标准,这种情况毁坏的是“中国制造”的声誉。龙永图问:“对本国老百姓不负责,怎么让人相信你会对外国消费者负责?”

从世界工业化发展走向看,环保指标、劳工保护的标准等,都会成为衡量制造业水准的重要评价指标。“你雇佣童工,或者二氧化碳排放超标,那么东西生产的再好,放在国际市场上都会遭人质疑。”龙永图说:“本土制造标准提高了,以人为本,外国消费者才会对你的产品真正放心。”

潍柴动力董事长谭旭光称,“中国制造”在定价观念上已经到了转型时刻。“在国际市场,价格低已不再是优势,‘低价’往往与‘质次’联系在一起,你的东西比别人好,为什么还要便宜卖?还是对自己没信心。”他的想法是,“中国制造”必须向“中国品牌”迈进,这方面一要自主创新,二要像爱护自己脸面一样经营自己的品牌,是中国制造提升的关键点。

一个历史经验值得借鉴。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制造大国,但惟独缺乏自己的国际品牌。“10年前中国出口的衬衫出过质量问题,结果,中国服装品牌的国际信誉被毁掉了。如今再打品牌非常艰难,只好用意大利牌子,人家只出个商标,利润却分走大半。”龙永图称,品牌经营是个持续不断过程,绝不能一锤子买卖,任何疏忽都不允许,“既要积极又要慎重”。

李东生这个经历过“国际化挫折”的电器行业老兵深有感触地表示,与日韩企业相比,中国电器企业最大的差距是整体投入积累不足。“无论是销售收入、利润的积累,每年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市场品牌方面的投入,都很难和日本的领先企业比”。

施正荣说,品牌竞争考验的是企业的可持续竞争能力,在创新、研发、投入、资本和资源的国际化配制等方面,中国制造都要实现“全球化”。

经济学家林毅夫刚从英国参加了有关中国制造的宣讲活动。他说,品牌当然是中国制造的“未来得发展方向”,不过品牌经营实际上跟国家的发展阶段及中国的“国际形象”是高度相关的,同时品牌的维护成本非常高,对有些企业来讲经济实力达不到,花很大的代价建立这个品牌却可能因为后续力量不足而无法持续下去。

他的建议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升级要水到渠成,而不能拔苗助长。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相关文章:
世界没有摒弃"中国制造" 中国商品仍是销售主流
众专家把脉“中国制造”2020年专利数将升至世界第五
龙永图称“中国制造”夺回定价权时机已成熟
龙永图:中国制造不能获得定价权主因是内斗
美国卖场"进场费"看涨 "中国制造"外销雪上加霜
三峡工程地下电站发电机组2/3由中国制造
中国与美欧会谈食品安全问题 料有突破 中国制造玩具获"平反"
中国制造玩具获"平反" 加报告细析20年来问题货
图片新闻:
“南海一号”22日成功打捞出水 打捞费用3亿 价值千亿美元
中国国家大剧院点亮周身彩灯迎接开幕演出季[组图]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2008年公务员考试资讯大全/ 考研资讯大全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08年走向 解读
· 亚太总裁与省市长大会/全球外包大会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外商投资报告/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 07年上半年各省市GDP
· 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报告2007蓝皮书
· 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