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证监会:券商须让投资者理解"买者自负"原则 加强投资者教育 -北京:企业拖欠工资最高罚款3倍 出口企业调查:与人民币升值赛跑 -民政部加紧慈善立法 将改变管理缺位现状 将简化捐赠免税手续 -第四次生育高峰到来 粤年产一个百万人口县 06年200万夫妻离婚 -沪深总市值首破18万亿 股市收盘下跌 B股持续重挫拖累A股 - 京流动人员档案新规:不入社保不能存档 沪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四大钢厂联手开发海外矿产资源 中钢协驳斥"中国钢铁威胁论" -新企业破产法将推出 政策性破产明年终结 鼓励银行向小企业贷款 -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闭幕 -中国明确义务教育政府负全责 经费须报人大批准 部分高校拟改名
消费品价格低迷资产价格上扬 专家析流动性过剩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2 月 06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2007年1月25日国家统计局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涨幅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从构成上看,消费品价格上涨1.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8%。从类别上看,食品价格上涨2.3%,其中粮价上涨2.7%。(中新社发 图宝 制图)

GDP增速再次超过10%,总量更是首次跨越20万亿大关。在“十一五”这个关键的开局之年,中国经济给我们亮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然而,我国经济中一些结构性的不协调因素依然存在,有的甚至有所加剧。逐步克服这些问题,对于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持续增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投资消费关系不合理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870亿元,比上年增长24.0%,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9382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加快0.9个百分点。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410亿元,比上年增长13.7%。虽然2006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了2.0个百分点,消费增速加快0.8个百分点,但两者仍存在着10.3个百分点的发展差距。

根据我国最近28年的经济数据,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伟测算,除非出现重大的技术和制度性变化,我国经济承受固定资产投资上下波动的幅度大概为9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围绕着13.5%这个平均水平上下有9个百分点的波动。

从2003年到2006年,我国每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都超过了22.5%这个上限,持续40多个月。与之形成对照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的同时,消费增长疲软。刘伟将其归结为两个原因,一是在需求总量一定的情况下,投资的过快增长客观上就会排斥消费需求,据他测算,我国投资需求每增长1个百分点,消费需求就会减少0.56个百分点;另一个原因是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尤其是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速继续落后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导致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进一步变低。

在分析国内消费需求增长不够快的原因时,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将其归结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在他看来,要扩大消费需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进教育、医疗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稳定房地产价格等。这样,消费需求会慢慢地有所上升。

流动性过剩

如果说,投资与消费关系的不合理是相对“老”的问题,流动性过剩则是2006年更加突出、相对更“新”的不协调因素之一。这种实物经济和虚拟经济的相互“异动”,已经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虽然在2006年央行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两次提高了人民币贷款的基准利率,三次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还加大了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这些措施都在逐步地收到成效。但是,“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的确压力还比较大”。

消费品价格低迷,资产价格上扬,中央财经大学教授秦池江这样总结此次流动性过剩带来的一个经济现象。“尤其是钢铁、煤炭、汽车、房地产价格的持续走高,当然也包括近一年来资本市场的‘井喷’行情。”在他看来,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不是靠某一项或者仅凭金融措施就能解决的,需要采取包括经济结构调整、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等综合改革措施来应对。“比如去年持续增长的外汇储备,就给我们的货币供应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这就涉及到贸易政策的调整,尽量少出口资源性产品,向附加值高的商品转变。”

节能降耗任务艰巨

在2006年的各项经济指标中,节能降耗可能是屈指可数的几个未能完成预定目标中最为突出的一个。

降低能耗目标之所以无法实现,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戴彦德认为,由于经济发展的惯性,迅速扭转“十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上升的态势,并使其下降4%是有难度的。首先,“十五”经济发展的惯性一时难以克服,大量的高耗能项目将在今后几年陆续投产,“十五”期间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高耗能行业的“内循环”和“自膨胀”的能力仍在释放;其次,经济增长方式难以发生根本转变,结构调整需要时日。据测算,第二产业单位产出能耗大约是“一产”和“三产”的5倍。2006年,我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7%。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0%,第二产业增长12.5%,第三产业增长10.3%。在产业结构一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经济增长主要靠“二产”,而“二产”主要靠高耗能的原材料基础工业,必然带来全国GDP能耗的上升。

当然,出现单位能耗的由升反降,这也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和成效。谢伏瞻指出,随着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价格政策和对能源产业发展投入的增加,技术改造和技术投入的增加,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我想在未来几年当中,节能降耗的成效将会更加明显”。(钟昱)

来源: 中国财经报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 全国农业统计报告 / 农业发展报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