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期结束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开端——访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
“加入WTO以来,中国不折不扣地履行了过渡期内的承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五年来的实践启示我们,坚持改革开放是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最佳途径。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不会停止,只能是更加开放。”日前,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加入WTO的过渡期基本结束,“这不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终点,而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
进入这个新阶段,正值中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现期”并存的关键时期,“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与维护产业安全的关系问题突出,面临的贸易保护主义加剧、贸易摩擦日益增多,客观上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对外开放,同时要冷静分析、正确认识、有效应对。”易小准说。
5年过渡期的“中国表现”
中国经济时报:5年前,随着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主席卡迈勒手起槌落,中国长达15年复关和入世进程完成。当时中国做出了“平等对待所有成员、取消双重定价惯例以及在内销产品和出口产品待遇上的区别、价格控制、按照世贸协定以统一有效的方式修改现行国内立法并制定新的法律、不再对农产品保持或给予任何出口补贴、所有的企业将有进出口商品以及在关税领土内进行贸易的权利”等方面的承诺。如今,过渡期已经结束,中国的这些承诺兑现了多少?
易小准:5年前,经过15年艰辛的谈判,中国正式成为WTO大家庭中的一名成员,并做出了庄严的承诺,以更加积极和主动的姿态迎接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5年来,中国大幅削减关税,取消进口非关税措施,修改和新制定一系列进一步开放服务贸易领域的法规和规章,认真履行并切实落实了各项承诺,取得了显著成效,展示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中国政府的表现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也得到了中国老百姓的拥护。
中国经济时报:请您例举一些行业的具体数据来说明中国政府的表现。
易小准:例如在货物贸易领域,加入WTO五年来,中国的平均关税从2001年加入时的15.3%降低到了2006年的9.9%,其中农产品平均关税从23.2%降到15.2%,工业品平均关税从14.8%降到9.0%。农产品中,较为典型的如牛肉关税从31.8%降到12%,苹果关税从22%降到10%,土豆关税从24%降到15%。工业品中,较为典型的如汽车整车关税从69.2%降到25%、汽车零部件关税从22.9%降到10.4%、纸张关税从17.2%降到6.7%。到2005年1月1日,中国绝大多数的关税削减承诺已执行完毕。
此外,到2005年1月1日,中国已按加入WTO承诺全部取消了对424个税号产品的进口非关税措施(进口配额、特定招标和许可证)。
又如在服务贸易领域,中国在加入WTO时对服务贸易对外开放作了广泛而深入的承诺。加入以来,中国在银行、保险、证券、电信、建筑、分销、法律、旅游、交通等众多服务部门,修改和新制定了一系列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法规和规章,服务贸易领域的承诺得到了切实的落实。在WTO分类的160多个服务贸易部门中,中国已经开放了100个,占62.5%,接近发达成员平均水平(最不发达成员开放了24个、发展中成员开放了54个、发达成员开放了108个)。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调整
中国经济时报:为实现这些承诺,中国政府进行了哪些重大政策上的调整?
易小准:中国政府在加入WTO前后,根据WTO规则和所做出的承诺,有计划地对与贸易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进行了集中清理和调整。从1999年底至现在,中国政府制定、修订、废止了2000余件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内容涉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及透明度、贸易政策的统一实施等各个方面。
中国经济时报:通过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立、改、废工作,中国的贸易制度与WTO规则和中国所作承诺保持了一致,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易小准:在货物贸易领域,中国根据加入WTO承诺,对粮、棉、油、糖、羊毛、化肥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的进口,建立了完整、公开、透明的关税配额管理体制;随着2004年7月1日修订后的《对外贸易法》的颁布,中国全面放开了外贸权,取消了已实行50年的外贸权审批制,开始实行外贸经营权登记制。
在服务贸易领域,中国自加入WTO以来,积极推动国内金融体制改革,在审慎原则的指导下建立起了公平、透明、高效的外资金融机构监管体制,依据加入承诺推出了多项重大开放政策,如在银行领域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银行对中国公民开展人民币业务等;在分销领域,根据加入承诺,中国打破了国家统一配置原油资源和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集中批发成品油的格局,允许具备条件的企业从事原油、成品油批发经营,构建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石油市场体系,中国石油市场将逐步形成国有大型石油公司、跨国石油公司、社会经营单位共同参与竞争的格局。
在知识产权领域,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在加入WTO前后,对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几乎所有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都进行了修改,使其与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以及其他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规则相一致。
总之,《WTO协定》和《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的各项原则、规则和要求在中国得到了有效的贯彻和实施。
中国对外贸易的形势和问题
中国经济时报:加入WTO以来,中国在对外贸易、吸引外资等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
易小准:5年来,中国积极主动地抓住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机遇,切实履行义务和承诺,在宏观经济领域、产业发展、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
在宏观经济方面,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运行的体制环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而日臻完善。与此同时,中国采取了稳健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使经济保持了平稳和强劲的增长势头。国内生产总值(GDP)从2001年的109655亿元13248亿美元增长到了2005年的183085亿元22350亿美元,5年年均增长9.5%,2006年将突破20万亿元。中国于2005年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人均GDP在这一时期跨越了1000美元。
在国内产业发展方面,加入WTO后,当时预测会受到冲击的产业不但没有被冲垮,反而在入世带来的竞争压力下增强了内生竞争力,获得了更快更好的发展。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最为明显,其次就是农业,过去五年中国农产品出口年均增长14%,出口额跃居世界第五。服务业也表现不俗,在过去五年中年均增长22%,国际排名从第12位升至第8,居发展中国家首位。由此可见,加入WTO给中国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带来了“双赢”的局面。
在对外贸易方面,2001年中国货物贸易的进出口总额为5096亿美元,2005年增长到14221亿美元,中国从2001年的世界第六大贸易国跃升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2006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到17606.9亿美元,增长23.8%,其中出口总额为9690.8亿美元,增长27.2%;进口总额为7916.1亿美元,增长20%。
在利用外资方面,加入WTO 5年来,中国实际利用外资平均每年近550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存量超过了2700亿美元。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推进了开放型经济发展,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了4100万个就业机会。
在消除贫困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加入WTO5年来,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3209万人,降低到了2005年的2365万人。2005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493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0年实际增长58.3%,年均增长9.6%;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3255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0年实际增长29.2%,年均增长5.3%。
中国经济时报:在WTO过渡期结束后,中国的对外贸易面临怎样的形势和问题?
易小准:加入WTO 5年来,我们认认真地履行承诺,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目前,中国加入WTO的过渡期基本结束。这不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终点,而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进入后过渡期,正值中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现期”并存的关键时期,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与维护产业安全的关系问题突出,面临的贸易保护主义加剧、贸易摩擦日益增多。
中国经济时报: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摩擦已经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往来中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易小准:是的。首先是贸易摩擦问题,我国经济地位迅速提升,面临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经贸摩擦增多十分正常。同时,从外部看,世界经济不平衡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也加剧了摩擦。1995年以前,有反倾销法的经济体只有19个,现在则有120多个,11年间发起了2840件反倾销调查案件。从内部看,我国不少出口产品质优价廉,对其他国家形成竞争压力,如2005年我鞋类产品在美、欧、日的市场占有率分别高达60%、20%和67%,家具占欧盟进口比重由1999年的6%猛增到去年的50%,给对方制造摩擦提供了把柄。对于贸易摩擦,我们应“以平常心看待,以责任心应对”。由于任何一个小案件,都可能涉及许多百姓的生计,涉及一批企业的生存,所以我们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认真组织应对。
其次是产业安全问题。只有通过开放逐步提高自身竞争力,产业才可能安全。改革开放28年的实践证明,长期高度保护的产业,并不一定安全,甚至可能拖国民经济的后腿。印度金融业在开放前并不比我们强,但1990年代开放后,服务水平迅速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与其开放以前相比显然更安全了,其开放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吸取。在下一步开放中,我们也要辨证看待产业安全:既要考虑到一些产业落后、在一段时期内需要合理保护的实际,也要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在市场风浪中增强竞争力。因此,我们要树立开放的经济安全观,立足经济全球化和我国产业实际,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核心,鼓励市场公平竞争,完善维护安全的体制机制,在扩大开放和促进发展中解决我们所关心的产业安全问题。(记者 李小千 李成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