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第三季度,不断有万元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总量下降的好消息从各地传来,但今天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却在中国节能减排论坛上不客气地指出,相当一部分地区仍然把发展GDP当作硬指标,把节能减排当作软指标。不计环境代价发展经济的局面,将有可能阻碍“十一五”规划中能耗和污染物总量两个约束性指标的完成。
今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这两项中央政府考核的主要污染源出现了多年来首次下降的局面,但解振华却说,一个必须警惕的情况是,最近一段时期,不少地区重工业建设的势头非常强劲,比如占二氧化硫排放量70%的钢铁、电力等6大行业第三季度同比增长20%,我国产业结构重型化的格局仍然没有得到改变,经济发展由偏快向过热发展的危险还存在,一些地方污染物排放的总量已经超过了环境容量。
解振华的观点在论坛另一位发言者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齐建国那里得到印证。他解释说,中央的政策是“扶大压小”,淘汰污染严重工艺落后的小企业,但由于政策是先扶大,后压小,而落后产能的退出机制还不完善,最后是大的替代项目一批批上马,但应该被取缔的工艺落后的污染企业却可能以种种理由继续生存,有的是在地方政府保护名义下存活,有的是转移到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
齐建国说,扶大压小的中央政策有可能在地方被执行走样,直接的后果是国家环保的力度已经持续加大,但重化工业没有因此放慢增长的速度,反而通过扶大而扩大了产能,拉动了整体经济加速增长。
重化工业的地方投资冲动在几周前环保部门的会议上也被提及,当时环保总局有关领导就指出,内蒙古鄂尔多斯一个市就有四个相同功能的煤化工基地,而周边陕西、宁夏等地还正在建设若干个功能完全重复的煤化工基地。
解振华说,目前节能减排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已经被中央政府关注,今后一段时期不仅会有密集的政策、法规出台,在资金上中央财政也持续加大力度,尤其在鼓励落后产能的退出方面,比如中央财政将会有20亿元以转移支付的渠道给到地方,鼓励那些淘汰落后产能有成效的地区。(刘世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