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
||||||||||||
|
||||||||||||
一个湿地保护工程中的配套停车场如何变成知名的杭州国际旅游综合体“西溪天堂”?为什么红树林度假世界中没有一平方米的住宅地产?在当下新型城镇化方兴未艾之时,如何找到最有潜力的文化经济增长点? 本报记者 李婧 旅游综合体是以一定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为基础,将旅游功能、商务功能等进行有机结合的旅游产业聚集区。继“旅游+地产”的模式之后,旅游综合体成为旅游业界和房地产行业的又一个新名词。在当前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其对区域经济的拉动效应和对城镇化的助推作用,都广受关注,众多旅游国字头企业、房地产大鳄乃至行业外资本纷纷进入这一领域,但其目前尚未形成十分成熟的商业模式,仍处在多元化的探索阶段。 究竟旅游综合体的正确路径何在,其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应该起到什么作用?在6月15日由国际旅游投资协会、巅峰智业公司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旅游项目投资大会上,众多业界知名企业家和专家学者就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 “城市病”催发新一代生活方式 在过去30多年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病问题越来越突出,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困难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市民的幸福感。而这种对城市的厌倦,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正在逐渐催生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即旅游在景区、生活在社区的旅居功能一体化的全新生活方式。 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公司总裁蒋骏,一直在研究新型城镇化之下,旅游的驱动力问题,他认为,过去传统的城镇化中的突出问题是以土地为核心,不是人的城镇化,而是土地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特点是,通过产业的协同让市民真正能在城市中长期生活,成为城市的一分子,通过生态理念的贯穿将当地的产业和生态融合在一起,尽量少破坏环境,通过大规模的消费聚集形成规模效应,真正把城镇化变成人的城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