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乡一体化视角被忽视 文化资源需合理配置

2013年06月26日16:38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文化·产业·空间  北京学学术研讨会 城乡一体化 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旅游业 蓝皮书 乡村风景 民俗文化

 

    614日,文化·产业·空间——第十五次北京学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2012—2013中国城乡一体化蓝皮书·北京卷》(以下简称《蓝皮书》)在研讨会上发布,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旅游业等纳入调研范围。专家从城乡一体化视角重新审视北京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阐述北京文化产业在融合互动、优势互补的一体化发展局面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忽视城乡一体化发展也是当下各地文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普遍问题。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教授张景秋是《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北京文化产业空间整合研究》课题负责人,她的调研报告被收入《蓝皮书》。她表示,北京市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但是从城乡一体化视角来关注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仍然能看到一些缺憾。

    城市文化旅游业创新不足

    以文化旅游业为例,北京市城乡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均衡。北京城市文化旅游资源主要由皇家园林、博物馆、展览馆等旅游资源组成。乡村文化旅游则是由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及生态环境等资源构成内容主体。《蓝皮书》显示,2012年北京市旅游总收入3626.6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朝阳区、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等城区及近郊区占北京市旅游业综合总收入的78.2%2012年北京市乡村文化旅游增速快、发展态势好,共接待了游客3635.7万人次,旅游收入35.9亿元,同比增长18.2%,但与北京城市文化旅游的收入相比,相差悬殊。

    两者的差距凸显了一些问题。比如北京的文化旅游业发展并未有太多的创新。张景秋指出,北京市目前的旅游吸引力主要依靠北京的皇家园林、历史文化遗迹等旅游资源,如果仅依靠这些资源,固守历史,其未来发展张力较小,目前亟待开发代表现代化城市文化的旅游资源,对北京的现代文化资源进行提炼与总结,找到新的代表符号打破发展枷锁。

    相较于北京城市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桎梏,张景秋说,北京的乡村文化旅游业发展前景光明,潜力较大。如今北京的城市居民在节假日向往到乡村中进行休闲度假活动。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民俗村及相关产业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蓝皮书》显示,截至2012年底,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认定的市级民俗村有207个,共9970户。目前的乡村旅游接待户共1.6万户,从业人员6.8万人,同比增长5.2%

    优美的乡村风景与淳朴的民俗文化吸引着城市居民,那么城市的博物馆、展览馆等旅游资源是否同样吸引着乡村居民呢?张景秋提出一种反向思考。她说,从北京市周末的出行目的地就可以看出,居住在城市的人们争相远离城区,到乡村去享受自然美景和农家生活,但博物馆、展览馆等北京城市文化的载体在周末却并没有吸引多少乡村居民的游览。城乡一体化不是单方面的文化入侵,而是双向文化的融合,需要以一种双方向的视角来完善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思路,促进城市与乡村思想文化的碰撞。张景秋说。

    以城乡一体化视角理顺思路

    在张景秋看来,文化资源作为无形资产仍然是稀缺的。文化产业是将文化资源优化配置于生产与服务的经济活动,但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当很容易导致文化生态的破坏。

    “对于北京文化产业发展而言,在城乡一体化视角下,城乡文化之间的关系应该在平等地位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整合。而整合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最为重要的是提炼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北京现代文化要素,促进城乡文化的彼此交流,使北京的文化资源得到最为合理的利用和分配。” 张景秋告诉记者。

    如何实现北京文化产业城乡一体化发展?以文化旅游业为例,张景秋给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充分利用现有博物馆、展览馆等资源,借助国际博物馆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开展城乡文化交融专题展示活动,搭建平台服务城乡文化交流;二是在国家博物馆增设中国乡土文化厅,以多种形式长期展示各个地域的乡土文化精品;三是开展找寻最喜爱博物馆全民评选活动,推荐城乡居民参评参选,激发居民,特别是乡村居民的参观热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和整合资源,打造城市博物馆旅游精品线路,树立博物馆——北京城市现代文化旅游品牌的新形象。只有维护好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各自的特质,才能保持两者的高度互补性,文化旅游业才会有竞争力。

(中国文化报•文化财富周刊 供稿)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